有这样一个故事——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位最好呢?”
扁鹊回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回答:“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的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疗法,所以以为我能治大病,医术高明,我的名气也因此响遍全国”
而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他的优秀的体现之处,我想不应该在他处理了多少惊人的班级案例,而应该体现在他所管理的班级出现了多少案例。一个班级,十分稳定,基本没有什么事端,说明这个班级的常规管理规范有序,班级管理做得好深入。一个班级经常出事端,说明这个班级的管理存在纰漏,需要进一步改进。
而现实中,我们通常把一个班级出现了事故班主任处理的高明而显示出他管理水平的高超,所以那些带后进班级的班主任也更容易成为优秀班主任。而那些能够把班级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或者根本就不让班级发生意外的班主任反倒成不了优秀班主任。
老子说:“邦家昏乱,有患臣。”意思是说国家陷于危乱,才显出所谓的忠臣。如果用此来关照班主任的话是不是一个班里面的乱子层出不穷,才有了优秀班主任呢?这实际上是错误的思维!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中永远成功的方法就是给每个学生一些事情去做,而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我们常说“无事生非”,就是说一个人没有事情做的时候他总会给你惹出乱子。
因此,做一位善于观察的班主任,发现每一位学生擅长的爱好的感兴趣的事情或学科,让他们都感到有事可做,有做不完的事情要干,而且这些事情还是他喜爱的。即使不是他们能力所能达到的,只要连上加以语言艺术的引导,学生亦会跃跃欲试,积极参与的。这样,学生都忙了起来,请问谁还有时间和精力去找乱子呢?这样即使有什么事端,也早早被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