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中数学课改看中招发展方向
鄢陵县初级中学 杨会咏
随着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出台,从这两年中考命题的明显变化,已体现了教育部有意将“指挥棒”指向了素质教育。这种素质,除了做人和生存的能力之外,还包括了扎实而全面的知识结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发明的能力。中考试卷将不再拘泥于教学大纲,会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水平的考査,题目让学生比较容易入题,而随着答题的深入,题目难度逐渐增加,所需知识点也越来越多,进一步点明了“指挥棒”指示的方向。
那么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和中考命题的变化是否是互相配合的呢?我们从中是否可以看出一些中考发展方向的轨迹?
一方面,我们来看初中数学课程改有哪些受化,值得我们留意。
(一)注重知识来源,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新的数学教材中,每一章节在引入新的知识时,都非常注重新的知识来源,让学生知道要学新的知识是由于要解决新的问题的缘故,例如在引入有理数时,课本从温度、海拔高度、表示相反方向等多个角度,立体化地说明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有利于教学中的重结论过程向既重结论又重过程的方向发展。
(二)创设问题情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同样在新的教材中,课本亦相当重视提高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新的几何教材中,就有让学生己动手,通过实际操作出几何中立体图形的初步概念的实验课,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促进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考中亦有类似的题目,如,用两个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出多少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学生只要动手比划一下,就可以得出结论,这对促进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间题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三)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苏步青教授曾经讲过,学不好语文的学生,将会大大限制他在其它学科的发展。同样地,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欠缺,要想学好数学也是相当困难,如要想证明圆中最长弦的是直径。这是绝大多数的同学都知道的结论,但是由于就是不知道怎么样去书写,去表达,得不到分。新的教材就非常注重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近年中考的命题又有哪些变化呢?
(一)注重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近年的中考试题可以看出,由于中考是高中阶段的学校招生考试,具有一定的选拔性,因此,在试卷上重视对“双基”考查的同时, 进一步加强了对数学能力,就是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概念和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间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强调应用性,开放性与创新意识,试题新颖,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例如,(1)、股票深发展周一的股价为 10 元,周三的股价为 12.1 元,问这两天股价的平均升为:(2)广东移动通讯公司开设了两种通讯业务,“全球通”使用者先缴 50 元月基础费,然后每通话一分钟,再付 0.4 元;“神州行”不用缴月基础费,毎通话一分钟付话费 0.6 元。若一个月通话X 分钟, 两种通讯方式的费用分别为 元和 元。
①写出两种通讯方式的函数关系式。②一个月内通话多少分钟,两种通讯方式的费用相同?
③若某人预计一个月内使用话费 200 元,则应选择哪种方式较合算?(3)2001 年中国足球队实现了中人 4 年的梦想,打进了 2002 年韩日世界杯,他们在世界杯预选赛 8 场比赛中,胜的场次是平的场次与负的场次之和的 3 倍,且平的场次与负场次相等。已知胜一场得 3 分,平一场得 1 分,负一场得 0 分求中国队的总积分是多少?这些题目与同学们身边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到股市,话费的缴费方式,世界杯等等,都是考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注重对学生通过实际动手获得知识考查。
近年的中考中,亦出现了不少的题目注重对学生通过实际动手解决间题的能力的考査。例如,(1)请同学们在已三角形中截取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相似。(2)已知一条河流的同侧有 A、B 两村庄,如果要在河边建一供水站,应如何选址才最节省通水管?这些问题,都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査,学生只有灵活地掌握数学知识,才能运用这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和中考命题的变化,我们在备考时就要有的放矢,从着实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入手,学生在中考的舞台上才会大展挙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