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zhangcuixia发起了2020-12-07
0
回复
8
浏览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鄢陵县初级中学    张翠霞
近年来,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电脑多媒体、闭路电视、幻灯投影等高科技已走入课堂。我校是最早运用电教设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试点学校。下面就本人运用电脑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和授课质量的几点体会,向领导和同行们作以汇报。
“数学是锻炼思维能力的体操”。要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必须借助于电脑、录像、幻灯投影等电教设备。我在实行“目标教学”时,运用电脑多媒体,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讲七年级下册“全等三角形”一节时,利用电脑演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使同学们对“全等三角形”及“全等变换”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在引入“全等形”的概念时,在屏幕上出现两个全等形,然后,将其中一个图形移动,使之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这两个图形只是位置不同,而形状相同,大小相等,这时教师提出两个问题:①两个图形形状有何关系?②图形大小关系怎样?其次让学生思考全等形的定义。教师及时总结①形状相同②大小相等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同学们就会无形中接受了全等形的概念。
在讲“全等三角形”时,同“全等形”的引入,将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出现在屏幕上,通过移动,使其中一个与另一个完全重合,通过视觉,使学生对“全等三角形”先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引入“对应元素”的概念,(互相重合的角叫对应角)用不同的颜色将对应元素分别标出,通过色差,使同学们认识到对应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对应关系。
在介绍“寻找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方法”时,先用大屏幕分组打出有代表性的叠合图形,然后通过“平移、翻折、旋转”等变换(全等变换)将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并用不同颜色将对应元素分别标出,通过变换过程的演示,(1)同学们对全等变换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2)能够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3)总结出找对应元素的方法。
在讲“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时,通过图形重合的演示,能直观地得出“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的结论,并为此结论提供了客观依据。
由于实验的时间短、经验少,实验中难免有不完善之处,鉴于本人的见解粗浅,有不妥之处,望同行们能给以指导、斧正,使我能在今后的教改中少走弯路,通过学习、实验,总结和探索,使实验更加完善,为祖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河南许昌工作站
李良军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