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中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
鄢陵县初级中学 张翠霞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数学教学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质,对于提高全民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是十分必要。”1989年3月,全美数学教师协会发表的《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中提出了作为数学素质的五项内容:
(1)懂得数学的价值;
(2)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怀有信心;
(3)有解决数学的能力;
(4)学会数学交流;
(5)学会用数学思考和推理;
而我国现阶段大多数初中数学教学主要以“学会用数学思考和推理”为出发点。
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下面我谈一点肤浅看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在成名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他之所以能成为数学家,主要原因就是他对数学有强烈的兴趣,加上个人的毅力。大发明家爱因斯坦在总结自己取得成功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永远胜过责任感。”可见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形象可以影响学生对其担任课目的学习兴趣,正所谓爱屋及乌。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首先要注意自身形象,注重师德、仪表、举止言谈,对学生达到潜移默化;其次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要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不要用成绩分数的高低来界定“好生”与“差生”。第三要运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幽默生动的教学语言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有经验的教师,能从不同的教学内容中提炼出生动的教学素材,设计出灵活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使数学课变成饶有兴趣的一种探索,使他们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求知的情境中。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的操作能力是数学素质的核心内容,数学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我们在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过程中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要教会联想,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要运用类型题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要用分类思维法,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要用一题多解法,发展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广阔性;要用异向思维法,培养生思维的批判性;要用归纳猜想的方法,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要培养学生运用迅速、准确、合理,会准确地使用数学符号,会把彼此看来不太相干的知识联系起来,以形成新的知识,能准确表达,精确书写。
三、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法
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是提高数学素质的核心。思维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它寓于基础知识之中,以知识的发生、发展和问题的解决为其形成展示的载体。在基础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无处不隐含着人们在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的途径、手段,无处不以数学思维方法作指南。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对基本数学思维和方法加以归纳总结。中学教材中渗透了诸如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等价转化思维、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的思维等。介绍了诸如消元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坐标法、数形结合法、归纳法等基本方法。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站在方法论的高度,讲出学生的课本字里行间看不出的东西,然后,再有计划加以系统训练,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思维方法,以达到融会贯通。
四、培养学生知识系统的建立
在教授过程中,只注重多讲多练,不重视形成知识网络,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和解决能力的提高都是事倍功半的。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每一个知识点在知识系统所处的地位,每节课每单元注意总结系统,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结构。
五、培养学生智力因素的能力
日常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人的数学素质是生活工作的主要能力的体现。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千百年来,人类在改造世界观中对遇到的问题的解决,许多时候是运用数学知识。同时,人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受到启发,处处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方法。如,数学中讲到的“相等与不等”、“已知与未知”、“正与负”、“常量与变量”、“特殊与一般”。我们的先民从结绳记事、易经八卦,到现代美国人受我国《易经》的启发,进而发明出计算机,都离不开数学。运用一定的数学素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是人们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常识,不属智力因素的范畴,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是伴随着情感、意志、兴趣等心理活动逐步提升巩固的。所以,教学工作者应当树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的新教育教学观念,以达到学以致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也正是素质教育的实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