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读书心得
wangxuyang发起了2020-07-29
0
回复
20
浏览

    翻开《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这本书籍,映入眼帘、吸引我的是第一篇章的主题语“游戏有何重要性”。那么游戏到底有何重要性,值得我们大家如此的重症之重呢?书中阐述地十分详细: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两种特质对于幼儿在未来生活中应对突发事件或适应新环境都有着积极作用。一些儿童心理学家,如塔夫茨大学儿童发展专家大卫·埃尔凯德,认为游戏是“儿童学习的一种方式”“缺乏游戏的儿童会错失学习机会”。

       品读完整本书籍,再次映入眼帘、吸引我的是结论的主题语“游戏是有用的”。的确,就像书中阐述的那样:每一名儿童都值得拥有在以游戏为基础,注重经验的幼儿园和学前班成长和学习的机会,游戏是有用的。“游戏:学习开始的地方”,“发展适宜性实践”提醒实践工作者和幼儿教育领导者:游戏对儿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自己成长的主人。他们对学习有着天然的兴趣,有着内在的生长、求知和理解自己身边事物的欲望。教师的角色是倾听者、观察者、理解者、欣赏者;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伙伴、对话者;教师是学习者、研究者。游戏是儿童在某一固定时空中,遵从一定的规则,伴有愉悦情绪,自发资源进行的有序活动。区域提供了“玩”的空间和材料,区域是一个开放性、创造性的产物。

通过阅读《发展适宜性游戏》这本书,我对如何利用游戏来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解答了我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以下是我阅读过后,一些所思所想。
  《指南》中提出要:“促使幼儿情感、态度、认知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索、文明乐群、亲近自然、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以幼儿发展为本,时刻牢记教师是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在了解幼儿游戏的情况下去介入指导游戏,更要懂得及时地退出,书中说到:这个过程很像和舞伴共舞,一个领舞,另一个人跟随。通过观察游戏进展来判断介入和退出的时机,有助于幼儿对游戏的思考。书中第五章“与儿童互动,促进游戏发展”中对游戏的引发、教师的介入和退出、如何指导游戏者等方面进行了实例分析:游戏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几个孩子一起玩玩具,玩着玩着,就有孩子来告状某某孩子乱扔、打人等情况,这时老师应该如何处理?书中的老师是这样做的:当孩子玩积木大吵着“伏地魔”来了,甚至推翻了积木,老师悄悄地走到孩子边上说:“如果没有坚固的城墙,你们可就没有办法对付坏蛋啦。”于是孩子们马上动手专注地搭起了积木。而如果先请孩子停止游戏,了解情况,和孩子说这样做有多危险,孩子们的情绪将会变得很低落,教师一离开孩子们也会保持这样的状态,但是书中的老师却自然地融入其中,只一句话就让孩子们安静并专注于搭积木,离开后孩子们也会保持这样的状态,因此,介入也是需要合理的方法。
      书读至这里,一个个事例感同身受,反思自己的日常指导,在方法上比较欠缺,感觉游戏还是被“掌控”在了我的手里,所以,我需要在放手一些,将游戏“还”给孩子,做个更好的观察者少一些“老师的想法”,多一些    “孩子的建议”,学会适时合理地引导幼儿。
       通过此次阅读,让我深知发展适宜性游戏还需要合理规划区域,游戏的创设要具有情境性,这样孩子才更愿意乐在其中,把游戏的主动权还给幼儿,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自由的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总之,唯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探索,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养,才能更加有效的发展适宜性游戏。

       因此,作为教育岗位上的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制定游戏计划,为儿童创造内容丰富、有益身心的游戏机会。为了保证儿童的游戏质量,我们还应该适时的介入,适时的退出儿童的游戏。力求通过引导、整合标准和目标、表征来对儿童的游戏提出挑战。我坚定地相信:教师在儿童游戏中扮演着着重要且必不可少的角色——让游戏无限地发展!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