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认真聆听了张文质老师的直播课堂回放,听完课心里不由得心生敬意,感悟颇多。
张老师说:作为老师,教育写作要回到自己的生活,回到自己的工作,回到自己的课堂,回到我们的儿童。要写作,首先要会阅读,这也是作为教师的通用能力所必须具有的核心能力,要让阅读无限接近真正的教育。
张文质老师认为教育学才是人学,它是“全人”的,指向所有人。它又是“全形态”的,指向所有的教育环境。它是“全过程”的,从生到死。它是“全生命”的,关乎生命,身体中的一切。张老师从自然的关系、文化关系娓娓道来,让我们感觉到教育和生命的关系,和文化的关系,也从中让我们理解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要从父母的身上接受教育,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教育,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父母的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道德论中说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靠一生来治愈。联想到我们的工作,我们幼儿园的孩子,我们要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让快乐的记忆伴随他们得一生,当他们长大了,回忆起幼儿园的生活是美好的,是美妙的,是神奇的。
张老师在讲到教育学是“全过程”时说:好教师就要长着一副好教师的面孔,要有书卷气,要看上去善良,要充满智慧。好老师不是生就而来的,而是受文明的熏陶才成为一个好老师的样子。我们要成为一个好老师,就要去读书,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可我们往往老说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阅读。现在看来,我们不是没有时间阅读,我们只是没有阅读的习惯。每天再忙,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阅读。张老师倡导老师们每次出门时要带上水、笔记本、一本书,只要有空,哪怕看一行,看一段,看一页都行,要努力的通过读书的生活,使自己成为一个更有书卷气的人,更有修养的人。
教育学是“全生命”的,关乎生命,关乎身体的一切。张老师字字珠玑,娓娓道来,让我们感觉生命的微妙,生命的可贵。张老师不仅谈教育,也谈怎样爱惜身体,爱惜生命,没有生命,一切都失去意义。而教育就是为了人更幸福,更健康,更快乐,更有意义。作为老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热情去激发孩子的热情,用自己生命的故事去影响孩子,成为孩子的带读者,共读者,领读者
张老师还说教育要以研究人为出发点,教师要做一个客观的人,积极向上的人,要积极的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到安全、愉悦。《百年孤独》中说,童年的经历会影响人的一生,童年的快乐会让人一生都快乐,童年的某些爱好会贯穿人的一生。作为老师,要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童年?要把什么样的礼物带给孩子?非常值得每个老师去思考,去感悟。
教育具有生物性、肉体性、人性。教育的核心是情感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爱的教育引领孩子成长的方向,爱的教育是孩子获得真善美的源泉。一个好老师是一个爱阅读的人,通过阅读提高我们的专业能力,让我们更有自信去面对家长,让我们斩钉截铁的用专业引领家长。我们要读书,研究儿童的规律,用美好的专业土壤去培养孩子,去深刻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阅读成全孩子的生长。
好老师要不断的阅读成为一个厉害的人。张老师说“所谓伟大的老师无一不是伟大的读者”。当我们阅读的时候,我们就进入了一个文明的场合之中,读书让我们喜悦,让我们从智慧那里获得智慧,启迪我们的智慧,让我们变得深刻,懂得调节改善,过滤自己。一个人的成长就是和时间把衡,靠的就是执着、坚持。张老师说,30岁之前比的是天分,30岁之后比的是勤奋,让我们都来成就自己、鞭策自己,让自己做一个会阅读的人,做一个厉害的人,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我们不仅要会阅读,我们每个人还可以来写作。天真,写作是为自己开始,从自己开始增加生命的强度。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你这一辈子,总要出一本儿书吧”。虽然这个目标暂时不能实现,可是,为着目标努力还是要必须有的。
写作,是对自己工作的见证,对自己生活的见解,写作也是一种成长的方式。自己做一个观察者,记录、归纳、提炼。从最基础的写作开始,最难的是要从最简单的事做起,让我们从自由写作开始,每天记录200字,带着思考、观察、教育的温度去写。然后再去做专题性的写作,像专业的作家一样去写作、去琢磨、去体会、去调整,把句子变得生动,专注的写。写作还有要有游戏感,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问题、命题,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征。一切皆创造,让我们尽可能的更快乐、更好的去体会生活。每个人要做一个自我规划,朝着自我的方向让生命更自由、更自如。
总之,听了这节直播课,非常的感谢和感动,张老师的讲座耐人寻味,受益匪浅。同时也感谢弯园长和工作室的老师为直播课堂的辛勤付出。
弯园长说,不是有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才有希望。通过这次听直播课,我们要学会阅读,爱上阅读,学会写作,爱上写作,自我成长,才能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