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生活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走上研究这条幸福之路上来。
--题记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发人深省。它在提醒着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教学研究学习对我们教师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为了不断的向研究型老师靠拢,2019年7月7日,我们鄢陵县“三名”工作室的50位老师踏上了北师大学习之旅。
烈日炎炎,却丝毫不减我们对学习的渴望和热忱。在短短的五天时间里,我们收获知识的同时,又被授课的专家型老师勇于探究做学问的精神感动着。
授课的老师,都是多年来历练出来的专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而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敬爱的吴正宪老师。在我的心目中,吴老师是我们小学数学的领军人物,是我一直崇拜的偶像。
“用温暖的心,做温暖的教育”,这是吴老师和她的团队的教学宗旨。而这句话也同样感动着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儿童放在心上,让学校教育变更加温暖,更加平易近人,要用温暖的心做温暖、智慧的教育。
吴老师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儿童幸福。所以,教学中在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同时,我们还要为孩子提供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教育。中央民族大学孙晓天教授对好吃和营养也作了具体分析。所谓好吃,要遵循软、润、温、香,是从教学方式和路径而言,把枯燥无谓的数学烹调成适合儿童口味的、爱学、乐学、能学的数学大餐,从而不断提升儿童的学习力;所谓有营养,就是强骨骼、促大脑、塑习惯、拓视野。是从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而言,学生在学习数学认知的过程中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科学的探究态度及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通过好吃、有营养的数学教育,帮助每一位儿童的发展“可能”,真的成为“可能”。
儿童是一个充满能量的火把,一旦被点燃,潜能无限。我们要多给儿童机会,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我们要小心翼翼保护好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要以宽容之心悦纳儿童的不成熟,想法设法促进儿童的自主成长。
除了吴老师的课,高金英老师的课也同样震撼着我。高老师的课,简直就是一堂鸡汤课。高老师是全国优秀教师,曾获得多种荣誉称号。而这些荣誉的背后是跟高老师的努力分不开的。高老师自从教以来,从未间断过学习。与时俱进、做复合型的研究型人才,是高老师对我们的忠告。高老师已近古稀之年,学习之路却从不止步。高老师的课堂风趣幽默、金句百出,教育学生的小妙招更是频出。高老师说的很具体,小到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太小怎么办,大到孩子对课堂没有兴趣甚至厌学怎么办。令我们头疼的课堂问题,在高老师这都能迎刃而解。高老师会准备自己的资料库,比如好的文章,好的图片,好听的笑话,好玩的小魔术。也正是这些储备满满内化,变成一个个吸引学生的小妙招。
高老师说: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如今科技迅猛发达的年代,复合型的高端人才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适者生存,这是自古以来生活衍生存活下来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热爱我们的事业,更要在这条道路上认真探索,静下心来,开拓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
另外,孙跃国老师自觉学习研究的态度也一直鞭策着我们。孙老师会把那些学生难以辨别的概念编成一个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游戏中学,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不得不佩服的是天津的徐长青老师,出口成章。他的课堂,更印证了吴正宪老师的话“心中有棵树,教学才有术”。如果徐老师肚子里没那么多墨,又怎样与我们侃侃而谈?徐老师一直主张的简约教学,强调三个不教。即学生会的不教,自己能学会的不教,怎么学也学不会的不教。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三个不教却并不容易,需要我们讲究方法和策略去研究,去读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有尊严、有兴趣的学习。
王彦伟老师说:“真正决定学科课程的不是写在书上的各种观念与规定,而是天天和学生接触的老师。尽管,专家们花了大量的精力,认真准备了课程标准和教材,但是一到学校,学科老师一个人便决定了一切。”原来,一个一线老师在学生的成长中竟然发挥着这么重要的作用。学高为师,行为世范,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更应该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文化素养,不断的充实自己,才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号,更无愧于我们的学生。
一个好老师,是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的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了任何教育都终归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可见,理解和倾听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用温暖的心做温暖的教育,我们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好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尤其要关注有困难的儿童,让每一位儿童都能抬起头来,看到前行的美好。只有这样,儿童的心灵才能舒展,才能有幸福的感受。
有教无类是大爱,因材施教是智慧。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做与时俱进的全能型老师,做学生喜欢的好老师。潜心育人,静待花开,教育教学路上,我们从未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