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2日—7月14日,作为许昌市示范区初中数学教研员,我参加了在重庆师范大学举行的“核心素养下的新课程和名师成长研讨会”高级研修班。
示范区成立教研室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提升示范区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科老师更快地成长,教研员应该起到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帮助示范区的教师成长为师德高尚、造诣深厚、业务精湛的教师。但是我们教研室自成立以来就存在很多现实问题,如我们教研的手段及管理落后、教研的规划目标和实际完成情况存在差距、运行机制不完善、一些学科教师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带着困惑参加了这次高级研修班。通过这次学习,我豁然开朗,找到了答案,专家教授们幽默风趣的讲解和精湛的报告对我的内心和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我带来了全新的视角,给我指明了方向,我知道了以后怎样才能做好教研员的工作。
7月12日上午,来自重庆师大的杜萍教授从实际出发,给我们做了《当代教师的礼仪》的报告。杜老师从四个方面做了讲解:(1)对教师礼仪的正确认识(2)教师的个人形象塑造(3)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礼仪(4)教师在社交活动中的礼仪。杜老师告诉我们:践行教师职业礼仪的价值(1)有助于塑造教师个人形象、建构良好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教育性、强制性、目标性)(2)有助于教师身先垂范、规范管理,增强教育的实效。(3)有助于展示教师的个人魅力和道德水准,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和人际交往的通行证。教师的个人形象塑造不仅是追求美的需要,更是展示职业精神风貌的形象化标识。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通过在课堂上讲课实施教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还会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通过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人格,对学生发挥影响。因为“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是教书育人的先决条件,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身体力行,要求学生相信的,自己必须坚信不移;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学生面前做到的,在学生不在时也必须做到。因此我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来自四川泸州的熊生贵老师分享的是《构建自主练能课堂 强化提升能力素养》。熊生贵老师是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级培训者,省课程改革师资培训讲师团成员,省“国培计划”专家组成员,市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西南大学教育硕士生导师,成都大学特聘教师继续教育授课专家,在国内各级刊物上发表文章400余篇,出版论著二十余本。教学改革搞了很多年,但现在大部分的老师还停留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全世界先进的教育已经换了赛道,我们却仍在旧跑道上拼命。”熊老师讲座的重点是把“练知”变为“练能”,旧的学习模式是强调学生的分数,以考试为中心,在课堂上老师以讲授知识为主,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这形式下,熊生贵老师创造了“练能”这一教学模式。在老师的牵引下,通过学生自主练能,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讲台还给学生。听了熊老师的讲座,我体会到,我们也要进行课堂结构改革,让自主练能式教学走进我们示范区的课堂。
王伟虹教授还给我们做了《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控》党的报告。随着社会的变化,各级各类教育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教师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环境下,要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身心疾病、人际关系和职业行为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正视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难,调整好心态和情绪,学会自我减压。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用自己的优点和积极因素感染他人,根据个性特点,采用灵活的、适应时代变化的教育策略。
我们研修班还到重庆广益中学、四川外国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这两所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制度;丰富多彩,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有参加考察学习的老师都认真听取汇报、学习、认真思考,倾心交流,在与兄弟学校的思想碰撞中,学习了新的办学理念,提升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和对常规管理内涵的理解。
在重庆学习的几天中,在最短的时间里最直接地和名师、名校接触,让我们开阔了视野,给我们提供了教师成长的新思路新方法,使我们这些教研员的工作理念得到更深层次的提升,同时,与名师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增强了我们工作发展的信心。我们应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去努力、去学习、去影响他人,我们在成长中不断进步、在进步中不断自我完善。我们要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业;要具有追求卓越,勇于超越的意识;要注重自主规划,自主反思,自主发展。我想,我们也要把我们把读书学习放在首要位置,改善思考模式,提高专业素养,通过观摩名师、观摩同行的课堂、聆听专家讲座,形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思想意识,使读书成为广大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如果这样做,示范区教育的腾飞就不会遥远!
写得很好,我们大家平时都应该如此,这样才能够我们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