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效应
张辉东发起了2019-07-25
10
回复
76
浏览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巧妙的运用课堂教学提高课堂艺术,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课堂教学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情感教育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教的是初中数学,曾与一位教学经验丰富,教多年的数学教师任同头课,第一学期期末,我们的成绩作了一下比较:我所教的三个班的成绩都明显高于他说教的三个班的,这种结果的原因何在?我从自己教的三个班与他说教的三个班中各抽了优、中、差学生做了一个深入调查,得出了一个结论:学生喜欢上我的课。自己细想:才知道是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而非自己的教学能力高于他人。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谈是如何在课堂中运用情感教学的。

首先,授课要富有激情。由于数学固有的抽象性,常给学生以枯燥乏味之感,怎样使数学的抽象性变为形象呢?怎样使学生主动地自觉地乐意学习数学呢?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新学知识的兴趣”,如在讲《分式方程》一节时,我在黑板正上方出示了这样一道题:解方程

   。上课铃响后,我走上讲台,指着这道题问大家:“这个方程与咱们以前学习过的方程有哪些不同?”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分母中含有字母”“对”我高兴地对学生们说:“像这样分母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这一节咱们一起来学习分式方程。。。。。。”就这样一上课便紧紧吸引住了学生,随后我又问“咱们在解方程时应先作一下准备工作,都有哪些?”“排列、提负号、分解因式”学生们不约而同地答道,“非常好!”我的声音故意高了一点“根据这些,上述方程可化为   

,下面便是一个转化问题,在七、八年级大家都学习过整式方程的解法,没有学习过如何解分式方程,问题摆出来,如何使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呢?”也许是受我的影响,学生们大声地回答道:“去分母!”“怎样去分母呢?”“先找出最简公分母!”“对,找出最简公分母,即可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就这样在一问一答的形式下,很快顺利地解了这个方程,在收尾时,为了进一步明确一下原方程的根,让学生再写上:原方程的根是X=5,最后,我面带微笑地对学生们说:“咱们一起总结一下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序幕(准备工作)--排列、提负号、分解因式

三部曲:1、化:分式方程----﹥整式方程

2、解:解整式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

3、验:代入最简公分母结果是否为零

尾声(收尾工作)进一步明确一下原方程的根。。。。。。”

就这样,我不时地用自己充满激情的讲解和引导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振作起来,从而使师生双方共同进入上课的最佳状态,极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讲课要富于表情。一节课,一个重点、难点的突出和详细分析、讲解,关键在于一位授课教师的表情处理,善于用表情暗示,用语调、语气启发学生,使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听课之中,在课堂上形成一个思维积极、气氛活跃的情境,这样就能够使讲课重点突出,教学目标顺利完成,同时也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再讲《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课时,我先利用课前预备好的小黑板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已知,在△ABC中,AB=AC,求证:∠B=∠C。学生们都以为这是一道常规证明题,便立即投入了“战斗”,不一会儿证明结果出来了,共有三种证明方法:一是作顶角的角平分线,运用SAS定理证得;二是作BC边上的中线,运用SSS定理证得;三是作BC边上的中高,运用HL定理证得。这时我高兴地对学生说:“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这样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对”我随后稍作停顿,表情随之一怔,接着面带疑惑地问大家:“AB边的对角是谁?AC边的对角是谁?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没有任何的迟疑,学生们大声回答到:“AB边的对角是∠C,AC边的对角是∠B,它们是相等关系”“非常好!”我面带微笑地总结到:“AB=AC,而大家又证得∠B=∠C,AB边的对角又是∠C,AC边的对角又是∠B,因此总结出这样一句话:等边对等角,这便是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的性质定理。。。。。。”就这样随着表情的不断变化,紧紧地吸引着学生们的注意力,式教学目标顺利完成,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学什么的学习效率。

第三,处理问题要富于亲情。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就有其独特的一面,如图形,给人以直观性、美感,但正是这样,几何题的证明显得尤为重要,它要求步骤清晰、简洁,有理有据,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有些难题学生学习一遍后,不会马上理解,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这时候,授课教师千万不可急躁,更不要说学生笨或不给他们思考回旋的余地,继续往下讲,而应该是充满长辈对晚辈那种慈爱、父母对孩子那种亲情,去打消学生们那种因暂时不懂而产生的烦躁情绪,要不凡其烦、循循善诱。。。。。。总之,处理问题时要温和,这样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种温暖亲切的感觉,从而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这种积极、主动的一面,同时,让学生由“学会”转变成“会学”,大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求知欲望。使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数学课的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最后,纠正作业要富于“严情”。数学课按一般教学程序,讲课前大多数老师先纠正一下上一节课布置的作业,这也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学生们往往拿到老师批改后的作业,只是看看批的是对或是错,而根本不会细查出错的原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纠正作业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加深学生们对错题部分的足够重视,同时 引起他们的注意,一方面我把出错率高的题抄写在黑板的右面,先找一些做错题的学生上台演板,一方面一一纠正,并要求做错的题再重新做一遍。也正是在这种“严”的要求下,我纠正过的错题,在考试中如出现同类型的题,学生们很少答错,也正是在平时严情中使学生们养成了一种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几点是我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我将会更加虚心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和请教,使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使他们成为二十一世纪的祖国栋梁之才。

所有回复
  • lgw197732 2019-07-26

    怎样使数学的抽象性变为形象呢?怎样使学生主动地自觉地乐意学习数学呢?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lgw197732 2019-07-26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新学知识的兴趣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lgw197732 2019-07-26

    巧妙的运用课堂教学提高课堂艺术,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课堂教学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情感教育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lgw197732 2019-07-26

    授课要富有激情。由于数学固有的抽象性,常给学生以枯燥乏味之感,怎样使数学的抽象性变为形象呢?怎样使学生主动地自觉地乐意学习数学呢?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韩彦红 2019-07-26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有时真的感觉教学的功夫并不在教学本身,而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之外,如果你和学生的关系融洽了,教学就非常轻松自在了!赞同您的观点。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huqiuli666 2020-11-24

    怎样让学生喜欢学习,这是一篇好文章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冯婷婷 2020-11-26

    巧妙的运用课堂教学提高课堂艺术,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冯婷婷 2020-11-26

    教师是学生的行为的楷模,知识的源泉,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体现在人格的示范和学习的示范两个方面.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冯一涵 2020-11-27

    在考试中如出现同类型的题,学生们很少答错,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尚嘉琪 2020-11-29

    从而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这种积极、主动的一面,同时,让学生由“学会”转变成“会学”,大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求知欲望。使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数学课的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