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提高习题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提高呢?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和习题的讲解和反思学习中,让学生通过讲题发现问题,然后进行总结、反思问题。但提高高中化学学生讲题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也不是仅靠教师的潜移默化和学生的自觉行动就能做好的,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坚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在日常的培养训练中,需要注重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培养和提高。
要想提高学生解题能力,首先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化学学习能力,在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能力方面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1.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主动学习的习惯。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理,“没有预习就提不出问题来”。课前预习的方法有以下三种方法:一是阅读新课:主要是要求学生通读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把握所学内容的内涵、外延;二是找出难点:找出并记下预习的收获和发现、疑问和问题,以便于在课堂教学时提出交流、讨论、探究;三是温习基础:复习与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作为学习新课的知识铺垫。
2.集中精力抓课堂。
课堂学习是互助学习,切勿自学。课内学习的方法有以下三种:一是会听:集中注意力,换位思考。上课时,学生注意听老师是提出什么问题?老师做实验时,学生应认真看实验现象以及为什么有此现象?老师在对本节课进行小结时,学生应学老师是怎样提炼教材要点的?二是会记笔记:学好化学,记笔记是少不了的环节。但是不能盲目的去记,而是详略得当,抓住要领来记。新课,记下本节课的提纲、要点以及老师的分析。复习课,记下老师引导提炼的知识主线和框架。习题课,主要记下老师指出的属于自己的错误及易错点。三是敢说:课堂上要敢于提问,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
3.做好课后复习工作。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课后复习的方法有以下三种:一是先读:课后精读要点及笔记所记内容。二是后写:后写指精读要点以后再做作业。不要一边做作业一边翻课本查阅知识点或者计算公式,那样做只会事倍功半。三是多疑:利用课余时间,吃饭时间或是睡觉前的一点时间对当天学习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多问些为什么?这样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
要想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在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化学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化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第一.让学生在化学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或在生活中熟悉的知识。如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中“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很绕口,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基本概念,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让学生熟练的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通过这样的训练,准确理解,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生才可能理解和应用它们。
第二.消除学生的疲劳,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这样学生就能顺利地读懂教材。学生通过着重阅读,就能正确理解书中字,教师则根据学生找出关键词。在多年化学教学中,发现元素的相关概念比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等,做题时学生常常将知识点弄错,教师要把分析讲解与学生的阅读相结合突破这一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可以采取“对比读”的方式,教师可以给出提纲和要求,也可以在概念、基本原理的教学中,采用先读后议的方法。
第三.深化理解。快速阅读新知识,教师要求学生集中精神、综合记忆能力和语言能力。学生要获取更多的知识,要对关键的字词深入体会。要坚持不懈的指导学生阅读好教材,让学生能正确区分容易混淆的知识,这样在做题的时候,阅读题,能快速提取到关键的字词,比如一定量、适量、足量、充分反应、恰好反应、完全反应等,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审题的关键,是做题的前提。
三、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学生的讲题论述能力
提高学生讲题能力,除了学生具备较好的化学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等以外,还得需要具备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论述能力。如何提高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我认为应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摒除自单心理。有的学生不踊跃回答问题,不主动参与交流,站在讲台上就“脸红脖子粗”,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心理方面因素,相当多的学生都有较大的压力感,怕说错了难堪,或者畏惧自己的语速跟不上思维而遭到同学的取笑。这种消极因素往往使他们“羞而止步”,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应该积极鼓励他们大声回答,只有让他们大胆“说话”,才能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才便干“对症下药”,便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充分认识他们讲题的重要性。对学生解答表述出错或者意思不完整时,教师要有耐心,不应埋怨或当场嘲笑,更不应该立刻中止,而应课后主动找他们谈话,帮助他们理清思路,鼓励增强信心。
二是引导字生讨论,把问题补充完整。针对有些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学生把握不住或短暂时间不能圆满解答和讲解的题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相互修正和补充,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启示和提高,吸收他人的经验和拓展自己的思路,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是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讲题,由于知识积累不及教师丰富,讲题的时候,难免会紧张,害怕出错,所以教师要给学生讲题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对讲题的进度不作要求,也可以合理的利用学生的紧张遗漏的知识点进行恰当的补充,这样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在学生讲完题之后,也可以适当的让其他同学来进行完善,给与适当的奖励,这样可以调动课堂氛围,也能让大家都参与到讲题讨论题的过程中来。
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能力是可以培养和不断提高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使习题课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