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理解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你是如何将其落实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的?可以举例说明。
科学需要严谨的态度,但是研究科学应该是有利于社会发展,造福人民的。如果搞科研没有探索未知的兴趣,没有造福人类的愿望,那么这样的科学研究将是无源之水,注定不能长远。比如在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过程中,就会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类反应是非常广泛的反应,有的对人类有益(燃料燃烧、材料工业和制药等),而有的对人类有害(如工业三废的排放),我们认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其最终目的,就是趋利避害,减少这类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对自然对人类造成的不良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知识,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能对我们的社会做出贡献。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化学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以及所表现的责任担当。
“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欲望,对化学学习和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对化学学科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认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敢于提出并坚持自己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遵守科学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具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化学的责任感。
在教学实践中的实验探究、综合实践活动是落实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