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题方式有多种,在对说题进行实践时,我们要依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选择不同的说题方式,可以是单一方式的使用,也可以是几种说题方式的混合使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依据学生整体情况来选择
在习题课教学中,我们会根据学生整体对所授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其思维能力水平来选择不同的说题方式。
对于学生整体掌握不太好的,深入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一般采用课堂提问说题。比如: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一节中,本人所教高三(1)班学生是许昌实验中学高三年级重点班的学生,中招成绩在许昌市直大概是800名左右。学生基础知识相对来说尽管比较扎实,但是由于本类型题考查的知识点相对较多,侧重考查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同时也要考查学生读图并在图中提炼关键信息、数据处理与计算以及知识的迁移应用等能力,所以大部分学生还都认为此题很难,不知道如何下手。因此,本节课将采用课堂提问说题形式,由老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路,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型,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练习强化,从而使大部分学生掌握此类习题的做题方法与技巧。
对于学生普遍感觉简单的,只存在某些知识的遗忘,对思维能力考查较浅的,多采用学生课前准备课堂上自己说题,教师进行总结的教学方式。比如:在《物质的量》一节中,高三(1)班学生基础知识相对来说还算扎实,但是由于本类型题考查的知识点相对较多,所以部分学生对某些知识点会有遗忘现象,或者是运用不太熟练,也或者是读题不认真错过关键信息。因此,此类习题并不能成为更多学生的得分题。但是,此类题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因此本节课就放手给学生自己来说题,然后通过老师总结规律,从而达到人人过关的目的。
而对于那些经常运用的知识点,学生们有一定的解题思路,但是高考考查时难度较大的,多采用课堂提问说题和学生说题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在《电化学》一节中,由于通过前期的复习,感觉到高三(1)班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熟悉,而且对电化学原理的理解与把握还算到位,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部分学生缺乏提炼新信息的能力,缺乏将新信息转化为有用信息的思考能力。因此,对于本节课,更多采用让学生自己来说题的形式,但是在每类习题之前都要先帮助学生复习基础知识并建立考虑问题的思路,最后还要老师总结规律,从而达到人人过关的目的。
这样做完全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所以效果很不错。
二、依据学生个体情况来选择
由于学生个体情况的差异,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说题方式,已达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培养其思维品质的目的。
在分析张嘉琪同学存在的问题以后,针对张嘉琪同学在以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相关计算为依托的物质的量的考查中,出现的知识的不熟练,从来没有独立进行总结这点,就采用让其在全班同学面前独立说题,并总结所讲这类习题的注意事项,来帮其掌握此类知识。教师给张嘉琪选择的是物质中所含微粒多少的计算,这些习题几乎都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不需要过多的思考,但是却需要相应的归纳总结,这就督促张嘉琪从各方面来理清知识,了解知识的考查方式。尽管本节课的其它习题不是她讲的,但是她已经有了自己对此类习题的解题思路,所以在下课后,张嘉琪表示,对于此类习题已经有了很清晰的认识,也知道高考都考哪些知识点,如何考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等等,而且在此后的考试中,张嘉琪几乎没有在此类习题上丢过分。
针对张佳琦同学不能根据所给图示,提炼出有效信息,不能灵活运用电离原理或者水解原理来解决问题,就没有直接采用让其说题,这是因为害怕张佳琦回答不上来反倒让她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从而失去自信。教师反倒先通过课堂提问让全体同学齐答的方式来分析酸的稀释图像,在基本上建立起此类习题的正确解题思路以后,才让张佳琦同学来总结碱的稀释图像的分析思路,最后又辅助一道高考题加深她的印象,再次增加她对此类习题的自信。不仅如此,下课后,教师又选择了几道同类的习题,由简单到容易要求张佳琦面对教师说题,来强化她的解题思路,最后给她布置了一些同类型的高考题让她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练习。这样做效果很是不错,一周后,张佳琦告诉老师,她已经知道此类习题该如何分析了,而且在以后的考试中,这类习题她还就真的几乎没有再错过。
但是在利用说题培养牛泓权同学的思维品质时,就不需要像张佳琦那样在课后再找同类习题让其给教师说题了,因为他的解题思路的强化在课堂上就已经能达到目的,所以只需要课下布置一些作业进行强化就可以。因为牛泓权的思维能力比张佳琦要强,他缺乏的只是最初如何建立正确的思路,一旦形成了自己的思路,他就能自己主动举一反三。
当然,说题方式的选择必须建立在教师对学生情况非常熟悉的基础之上,所以,教师必须要多了解学生、多研究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另外,无论学生情况怎样,在学生说题以后,都要对其说题表现进行肯定性的评价。比如:说完题后,教师对张嘉琪的评价是“张嘉琪同学的讲解思路非常清晰,对同学们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我觉得很适合同学们”,而对张佳琦的评价是“张佳琦同学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把握的非常到位,她说的很对”,这些肯定性的语言以及同学们的掌声都在不断提升她们的自信心。对于牛泓权,教师是这样说的“牛泓权同学讲解的很是透彻,特别是最后总结的也非常到位,请大家关注他说的几个要点”,再加上小组内同学们给其说题,都让牛泓权深切体会到了成就感,这就会不断提高其学习化学的兴趣。这些评价其目的尽管不太相同,但都是为了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自觉地和老师配合,来培养其思维品质,所以都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