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种神圣的使命。身为教师,站在三尺讲台,用满腹经纶给学生传授知识;坐在办公椅上,用耐心和真诚为学生批改作业;在对待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琐事,用爱与责任去挥洒汗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对教师无私奉献品质的真是写照,而这对于处于新时代的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我们也应该用更高的道德标准来不断提升自我。
古人云“无德无以成师”,由此可见师德的重要性。师德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对此都有不同的看法,它是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是善于倾听学生的细致耐心,是对孩子们的关爱、无私与奉献,还是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而我作为一个刚从事教育事业不久的教师,更加应该在日后的教学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领悟师德的深层含义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身为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书育人。“学然后知不足;然教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在教学之后也要注意反省自我,善于倾听学生们的意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当处于平等的地位,我们不仅仅是教会孩子们知识,同时也要传授给他们人生的道理。身为教师,应当关心学生爱护学生,通过发挥自身的魅力,以良好的师德不断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为他们日后能有良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为善于倾听,才可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倾听,才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身为教师,我们除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我们要学会做学生们的思想工作,当他们在学习上出现了状况,又或者是纪律上出现了某些问题,我们应当即时跟学生沟通,我们应当积极主动的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状态,明白他们的想法,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找出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措施。除此之外,要善于处理师生关系,同孩子们做朋友更能够拉进师生间的距离。我作为一名教师在课下就会经常与孩子们一起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学生们也十分乐意找我聊天,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即时帮助他们摆正心态,同时也在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反思,促使我们共同成长。
教师对学生的爱也是根源于师德,它体现在师生交往中的细枝末节,如同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情感品质,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也是教师能够施展教育才能得前提条件。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可能是某个学生考试失利时一句温声细语的鼓励,也有可能是学生出现某些问题是细心温柔的疏导。在每一个学生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总是需要一盏明灯来指引方向,身为教师,很荣幸我们能有这个机会做他们漫漫人生路征途中的这样一盏明灯。
对学生的爱就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记得刚毕业那会,由于身体原因,本想请一段时间假,学校请了一位临时老师,我和这位老师也做了交接,临走时,我想必须给我的学生道个小别,校领导嘱咐我,到了教室就说要出去学习几天,稳住学生的心,于是就踏进了教室,学生们很灵敏,还没等我开口,他们的眼睛都已经红红的了,看着他们,我当时也已泣不成声了,跑出教室,告诉校长我不请假了,坚持到放假。事后学生疑惑地问我:“老师你怎么请假了,又不走了呢?”我就说:“老师很舍不得你们呀!”他们就异口同声说:“我们也舍不得你呀!”看着他们无暇的笑容,真的舒心。
身为一名教师当然也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在教学这一方面,我们更是要不断创新,对于学生,我们要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善于利用不断优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同时要敢于自我否定,在教学方面不故步自封,能够大胆怀疑自己,善于倾听学生意见。比如说在批改作业时,和学生讨论批改作业的具体方法。同学们不喜欢老师用红色的笔批改作业自己试卷上醒目的错号,于是在未来的作业批改过程中就尽量避免这两点的出现,从而间接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身为教师,就要甘于平凡,勇于奉献,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带着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为祖国下一代的发展好好做出贡献。教师是一种深刻的精神体现,同时也是自身内涵的体现,每个老师都应当有这样的自我修养意识。“双手扶持千木茂,慈怀灌注万花稠”,作为一个从事教师职业时间并不久的老师,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积极进取,培养学生。当我站上讲台,我的内心永远充满蓬勃的希望,对于未来都是美好的畅想;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太阳,挥洒智慧的光芒,温暖每一位学生。在心中铭记使命,以师德载物,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为学生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