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qhh727发起了2020-03-09
0
回复
32
浏览

       高考是每个高中生必须经历的人生重要转折点。高考的根本目的是选拔出素质好、潜力大的学生进行培养,使之成为日后的栋梁之才。因此,高考必须能够区分不同水平的考生,使那些各方面能力都较强的学生脱颖而出。那么作为高考考试科目之一的化学,它在高考中对学生有哪些方面能力的考查,又是如何考查的。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再对照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做法,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化学在高考中对考生提出了化学学习能力和知识内容两方面的要求。知识内容方面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和习题训练来达到这一要求,化学学习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我在实际教学中颇为困扰且亟待学习的地方,针对这一问题我也进行了思考并有了如下一些想法。

       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强调与生活的联系。基本知识是学生形成化学基本思路、观念以及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同时将基础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化学本身就是一门与实际密切相关的学科,最终学习目的也是为生活服务。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化学课堂生活化的设计,让学生理解学习化学的实际意义,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电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与生活中常见的手机电池、新能源汽车等相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给他们充分的动手、动脑的时间,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总结等过程中加深对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与此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从近年高考化学信息迁移题的命题可以看出,试题涉及的化学理论知识大量取材于高等化学、社会生活及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新科研成果,这类题难度系数较大,重点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高考化学中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要求在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方面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既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同时提高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还需要进行反复的尝试与反思。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