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S2018—2019学年上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试卷评讲教学设计
qhh727发起了2020-03-09
0
回复
20
浏览

试题分析:

试题所考查的内容是本学期教学中常见的基础知识,也是重点、热点知识。试题既立足基础,又强化技能,考查面广且重点突出。有的试题汇聚多知识点考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的试题通过流程图等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试题通过实验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整套试题既注重基础知识又兼顾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

学情分析:

高一(7)班是高一年级的理科重点班,学生基础知识相对来说还算扎实,但是本套试题是去年的期末考试题,考查的是整个学期所学内容,知识点相对较多,且在平时做题中流程图类型及信息迁移类型练习并不是很多,所以部分学生对某些知识点会有遗忘现象,或者对某些类型题做题方法不甚熟练,也或者是不认真做错题目。

教学目标:

1、通过说题,梳理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流程图类型及信息迁移类型题的做题技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帮助学生熟悉习题课“说题”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对解题思路的分析能力,点拔使其思维清晰有序化。

3、通过将习题评讲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锻炼学生的胆量,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针对去年的期末考试题上一节试卷讲评课。相信大家在课下已经对自己做错的题目进行了错题重做,下面我们针对错误率比较高的,大家疑问比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首先看选择题部分。

6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mol/L KCl溶液中含有0.2 NA个Cl

B.1molCl2溶于水后溶液中Cl2、HClO、ClO、Cl四种粒子总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28 g CO和N2的混合气体一定含有2NA个原子

D.将0.1 mol FeCl3溶于沸水制成胶体,其中含有的胶体粒子数目为0.1 NA

【老师】 此题正确答案为C,一部分同学选B,还有一部分选D。常小雨,你选的是C,你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原因。

【学生回答】

【总结】常小雨同学分析的很正确。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相关计算是高考的必考点,它可以跟很多知识点联合起来考查,比如D项中,大家要注意胶体粒子数目是小于FeCl3数目的。下面同学们做一下这道题。

【变式训练】32 gO2O3混合气体含有  个原子

28 gC2H4C3H6混合气体含有  个原子

10对于下列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2CuFeS2+O2Cu2S+2FeS+SO2,CuFeS2还原 O2氧化

B.3NO2+H2O2HNO3+NO,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21 :5

C.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生成3mol Cl2,转移电子6mol

D.Cr2O+6Fe2++14H+2Cr3++6Fe3++7H2O,说明还原性Cr3+>Fe2+

【老师】 此题正确答案为B,很多同学选了A。孟雷,你选的是B,你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原因。

【学生回答】

【总结】孟雷同学的思路很清晰。氧化还原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找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但要注意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和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有时不止一种,可以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等于化合价降低总数进行验证。

12.下列铁的化合物通过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均能得到的是

A.Fe3O4          B.Fe2(SO4)3          C.FeCl2          D.Fe(OH)3

【老师】 此题正确答案为C,这道题做错的同学多且选每个答案的都有。张林冰,你选的是C,你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原因。

【学生回答】

【总结】张林冰同学回答的非常完整。这道题主要考查大家元素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及化学方程式的掌握程度,方程式不熟练的同学下去要抽时间再记忆。

14.硅及其化合物的应用范围很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B.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盐酸可以与硅反应,故采用盐酸为抛光液抛光单晶硅

D.高温下,工业制硅的反应方程式为C+SiO2Si+CO2

【老师】 此题正确答案为A,一部分同学选D,还有一部分选C。王浩涵,你选的是A,你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原因。

【学生回答】

【总结】这道题考查的是硅的有关知识,忘记的同学下去及时复习。

【老师】下面我们看一下非选择题部分,重点讲解20题和21题。

20.(11分)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测量反应产生的CO2和H2O的质量,来确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1 实验步骤:

①按图夹持仪器未画出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②称取样品,并将其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装浓硫酸的洗气瓶C的质量和装碱石灰的U形管D的质量。

③打开活塞K1、K2,关闭K3,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其目的是_________。

④关闭活塞K1、K2,打开K3,点燃酒精灯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装置B中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⑤ 打开活塞K1,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拆下装置,再次称量洗气瓶C

的质量和U形管D的质量。

2关于该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E处干燥管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如果实验中没有该装置,则可能导致测量结果NaHCO3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 若样品质量为w g,反应后C、D装置增加的质量分别为m1 g、m2 g,则混合物中Na2CO3·10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

【老师】这是一道实验流程图题,首先我们要先读题明确实验的目的:通过测量反应产生的CO2和H2O的质量,来确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第一空不需多说,有关气体的实验,第一步要进行的肯定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看第二空,请同学们先告诉我,实验是要测量CO2和H2O的质量而空气中肯定有什么?

【学生回答】CO2和H2O

【老师】这样的话就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所以通入经过了碱石灰的空气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除去装置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老师】同样,E处应该放什么?作用是什么?

【学生回答】碱石灰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D中影响测定结果

【老师】如果没有E该装置测出的D装置质量会怎样?NaHCO3的质量分数会怎样?

【学生回答】质量增大,增大

【老师】C、D装置增加的质量分别是吸收了什么?都来自于谁?

【学生回答】C装置增加的H2O的质量,D装置增加的CO2的质量,水来自于Na2CO3·10H2O和NaHCO3CO2来自于NaHCO3

【老师】下面自己先写出Na2CO3·10H2O的质量表达式,再写出其质量分数的表达式。

【总结】碰到这类习题大家首先不要慌,认真读题,从题中找出有用的信息进行分析,其实大部分的答案要么在信息中,要么是我们常规见到过的。

21.(15分)铁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运用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来源:学科网]

Ⅰ.工业上用赤铁矿(含Fe2O3、FeO,也含有Al2O3、MnO2、CuO、SiO2等)制备绿矾FeSO4·7H2O的流程如下:

(1)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赤铁矿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向滤渣Ⅰ中加入过量的试剂a为______,过量的试剂b投入到滤液Ⅱ发生的所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中操作①②③的名称为________

(4)操作④隔绝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Z_xx_k.Com]

Ⅱ.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比Cl2、O2、ClO2、KMnO4氧化性更强,无二次污染,工业上是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使高铁酸钾析出。

1制备高铁酸钠的主要反应为:2FeSO4 + 6Na2O2 2Na2FeO4 + 2Na2O + 2Na2SO4 + O2↑,该反应中生成每1molO2 ,转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为________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另外一种制备高铁酸方法是,用NaClONaOH的混合饱和溶液,氧化Fe(OH)3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使高铁酸钾析出的化学方程式为         

【老师】孙钰涵,你来给大家分析一下这道题的第一部分。

【孙钰涵讲题】先看赤铁矿的成分,加入氢氧化钠后发生反应:Al2O3+2OH-2AlO+H2O SiO2+2OH-SiO+H2O所以滤渣1中含有Fe2O3、FeOMnO2、CuO加入的试剂a只有MnO2不溶,试剂a应该是酸,实验目的是制绿矾FeSO4·7H2O所以酸应该是硫酸,滤液2中含有Fe2+Fe3+Cu2+,所以b应该是铁,反应是  Fe+2Fe3+3Fe2+    Fe+Cu2+Cu+Fe2+     Fe+2H+ H2↑+Fe2+ Fe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所以要隔绝空气。

【老师】分析的非常详细。这类题大家可以做题时先明确实验目的,然后观察各步之间的联系,其实有些空即使题目没看懂也可以做出来的,比如操作①②③后面都是滤液滤渣,显然是过滤。

【老师】我们接着看第二部分,第一空计算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做这类题首先应该做什么?

【学生回答】标化合价

【老师】对,下面大家找出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有哪些?注意不要漏了

【学生回答】化合价升高的是铁元素和过氧化氢中的部分氧元素,降低的是过氧化氢中的氧元素

【老师】那大家自己计算一下按照方程式生成1molO2会转移多少电子?

【学生回答】10mol 

【总结】这道题有很多同学做错,就是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没有找全,找的时候要仔细,找完后注意用得失电子守恒验证一下自己找的对不对。

【老师】接下来我们看第二问,这个是给信息写方程式,以后这种题型我们会经常见到。先根据题中信息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看一下题中给出的反应物有哪些,生成物有哪些?

【学生回答】反应物NaClONaOHFe(OH)3生成物Na2FeO4

【老师】分析谁的化合价变化了?怎么变化的?、

【学生回答】铁元素化合价升高了

【老师】有升就有降,那应该是谁的化合价降低了,降到了多少?

【学生回答】氯元素降到-1

【老师】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化合价升降相等把化合价变化的元素进行配平,然后观察方程式平了没有,如果没有,利用元素守恒再结合题中信息,想一下应该补什么?、

【学生回答】 2Fe(OH)3 + 3ClO- + 4OH- 2FeO+ 3Cl- + 5H2O

【总结】这类题目我们能在做题时先找出题目给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先利用化合价升降相等把化合价变化的元素配平,再利用元素守恒分析,缺项一般是H2O OH-H+,根据题中反应发生的环境确定缺项。

【老师】同学们,这节课讲题的同学表现都非常好,声音洪亮,思路清晰。让我们再次用掌声谢谢我们的小老师们。

 

 

 

 

教后反思:

这次试题评讲,也是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查漏补缺。有些学生在讲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信、大胆以及思路的清晰程度,让人眼前一亮,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同学却给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无法清晰的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完整的表达出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多让学生自己讲题,如果能把做过的题目清楚完整的讲出来,不仅是对学科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更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