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经验尚不丰富的青年教师,我还是比较关注如何备课和上课,所以在阅读《可见的学习》时,重点阅读了第二部分第4章备课和第5章开始上课,有些方面收获颇丰。
教师还需要了解每名学生的思维方式。这并不是说要深入研究学习风格(如视觉风格、运动风格等),因为学习风格的有效性还没有任何支撑性证据,但是应该了解学生的思考策略,以便帮助提升学生的思维。----摘自P43
平时在备课时关注点多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不同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关注不多。但事实上学生和教师的思维方式肯定有所不同,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需要学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的,这样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反应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使学生更有效的参与到学习中。
教师要了解学生带入课堂的态度和倾向,以促进态度和倾向发展为目标,使其成为学习的积极因素。----摘自P45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他们的目标是什么。在我短暂的教学生涯里遇到过不少这样的学生:在考试成绩或作业完成不是很理想时找他们谈话,他们会这样说:我初中时化学就不好。带着一种自暴自弃的态度。这时我们就需要对他的这一错误的自我认定加以纠正,鼓励他找准方法迎头赶上,提高他在学习面前的自信心。
从学生的视角来看,课堂氛围应该是公正平等的:学生认为即使说“我不知道”或“我需要帮助”也没关系;师生之间高度信任,学生相信他们从老师那儿听到的一切;学生知道上课的目的在于学习和取得进步。----摘自P78
充满关爱,尊重的课堂氛围对学习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我们中国的一句老话:亲其师,信其道。反过来,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及尊重,可以让学生不怕犯错,放心大胆的畅所欲言,这样教师能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制定出最适合学生的学习计划,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讲得太多容易带来一个问题,即让学生认为教师是学科内容的主人,是学习速度和顺序的掌控者,这就减少了学生展现他们自己的先前学业成就、理解、序列和提问的机会。----摘自P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