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练习课是使学生强化数学知识,形成解题技能,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要课型之一。同时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解题技巧的熟练,和能力的培养,都需要通过练习来实现。如何才能设计一节好的练习课,使学生的思维跟着练习发展开去呢?下面是我的一点体会:
一、 明确教学目标。练习课设计前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一要钻透教材,确定 知识的重难点,哪些地方容易突破,哪些地方要重复训练,强化重点、简化难点。二要钻研学生,研究本班学生上节新课掌握的实际情况,哪里的知识学生掌握得较好,哪里的知识点还是比较薄弱,那么那里的练习设计就要加大强度。
二、 练习课要优化教学设计。设计好的有效练习题是成功练习的前提,习题最好是老师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进行挑选设计。围绕上一节课的重点展开,不能贪多求杂,既确保练习难度,但也讲求形式多样、有趣味性。优化设计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铺垫,由浅入深。 2、 层次分明,环环相扣。遵循由易到难,由 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 3、 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三、 练习课要注重趣味性。 练习课的主体更加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与新授课不同,老师讲得更少,学生练得更多。所以也更注重练习的设计的趣味性,能不能做到吸引学生跟着你的教学流程进行思维。一堂好的练习课不应该是机械重复、枯燥无味的。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段巧妙设计,不可千篇一律。
设计一堂高质、高效的数学练习课,既要发挥数学的思维价值,又要发挥数学的应用价值,需要教师精心地准备,从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到设计练习,组织教学,又要做到“情趣”并茂,又要拿捏分寸,其难度不亚于备一节新授课。但我想只要我们用心去浇灌,练习课这片绿洲一定也能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