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规教学中,你是如何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
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人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它具有精确,简约便于交流的功能。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逐步体会符号的现实意义,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美,领略符号的通用性,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我们要因材施教,实事求是地采取适合本校条件、情况的具体措施来完善常规教育教学。更需要提高自我,研究课标,活化教材,融洽师生关系,活跃教学气氛,优化课堂结构。
有序强化数学术语和符号的应用、培养学生符号意识;训练操作“实物、学具”演示数量及关系、培养学生符号感;鼓励用独特方式表示数量及关系、渗透符号化思想;多用“字母、图形”表示数量及关系、培养学生建模思想
创设具体情境,练习学生的已知经验,养成学生正确的数学
结合现实情境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这里一方面,尽可能通过实际问题或现实情境的创设,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符号以及表达式、关系式的意义,或引导学生对现实情境问题进行符号的抽象和表达
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符号意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教学中,我们要帮助学生理解符号的意义,逐步引导学生经历“具体情境→抽象的符号表示→深化应用”这一逐步形式化、符号化的过程,促进符号意识的形成。
让学生体会到符号的价值,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让数形结合起来,树立符号意识,让生活情境化,增强符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