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规教学中,你是如何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
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
探究出这些几何形体的共同特征,从而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动手操作是探究几何形体共同特征的重要手段。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
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几何图形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了初步认识,并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以往的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从周围的事物入手,通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找一找、摸一摸的学习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空间感知依赖于操作活动,这是由“空间与图形”知识内容的特点决定的。可以说,小学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基础上的。就学习方法而言,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知是通过操作、实验而获得的,几何推理也以操作为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操作活动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视觉、触觉等多种分析器官参与认知,这样才能积累丰富的空间感知,为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打好基础。
空间观念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加强动手操作,让学生充分感知,提升空间观念,增强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结构紧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