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规教学中,你是如何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
计算能力是学生重要的数学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算理与算法并重,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加强练习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一个途径,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只有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训练中我们要注意,一是练习形式要多样化。题型多样,不仅有计算题,也有判断、选择、改错和趣味题。二是练习手段要多种多样,例如以找朋友、送信、动物诊所、夺红旗、接力赛、抢答练习等等。其次,练习目标要明确化。可以突出重点难点专项训练,容易出错的反复练习,收集到的错题经常练习等等。最后还要注意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在计算中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检验,及时订错的良好习惯,使之终身受用。
提高数学计算的准确性,仔细,心细,这些都是必须的。
1、多做多练,熟能生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计算能力是孩子必备的基本功,我们应作出长计划,短安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和训练。在日常生活中每天要坚持3—5分钟的口算训练,每天坚持练习10个口算题。这样在加强孩子口算能力的同时孩子的书写习惯和集中注意力的习惯也会得到加强。刚开始可以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慢慢可放手使孩子形成习惯,自觉、自愿的完成。
2、保质、保量的训练。每次练习要记录完成1页所用的时间,做完后马上订正对错并分析错误原因。每做一次训练,都与上一次的速度比较一下,看看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家长应当适当地赞扬一下小孩。
孩子这时需要及时鼓励,正如在球场上拼搏的球员需要自己的队友当啦啦队一样,也可将他们优秀的练习张贴在家中醒目的地方作为激励,有时也可以给他们一个小小的奖品。这是一件需要耐心和爱心才能做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