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山上 拈花微笑
zhangmengli发起了2019-12-19
1
回复
39
浏览

菩提山上 拈花微笑

许昌市建设路小学  张梦丽

我读了华应龙老师的《我就是数学》一书。华应龙老师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虽然华老师专攻数学教学,但从书中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华老师在文字上同样也很有造诣,读书广泛,苏格拉底、海明威、老子等古今中处均有涉猎。本书分为六个部分:课前慎思、课中求索、课后反思、听课随想、评课心得、生活感情,每个部分都十分精彩,捧读这本书,就如自己置身于华老师的课堂中,听他独到的教学理念,听他和孩子之间精彩的课堂互动,看他遇到突发情况时的奇思妙想……下面我分四个方面具体谈谈我的感受。

    一、对待课堂

在华应龙老师的课堂上,我真切地体会到,他教授给孩子们的,已不再是单纯的数学知识,而是整个数学文化。借助数学,他不仅引领着孩子们去探索真实的数学生活,更“不失时机”地帮助孩子们领悟人生的真谛。

1.讲“计算器”时,很多孩子早就会使用计算器了,教师还能讲什么呢?华老师给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是:“我会用计算器吗?”在这节课中,他不仅带领孩子们认识了计算器上一些原来不熟悉的键,还介绍了计算工具的发展史。在利用计算器演算的时候,华老师给孩子们出了一道“22222222×55555555=?”的题,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由于计算器位数不同等原因,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这时,华老师请学生打开装有“祖传秘方”的信封:“我相信你算完这三题后就会明白的:1个2乘1个5,2个2乘2个5,3个2乘3个5。”学生在探索中得出答案后,也总结出“化难为易”的解题思路,这才是华老师这堂课真正的教学目的。这个时候,他引用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话给出总结:“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让孩子们自然地感受到了人生的哲理。孩子在那样的环境下是很兴奋的,玩过之后有笑声,笑声之后有思考。这样的课才更有意义。

2.“思维决定视野”一文,华老师向我们诠释了《角的度量》新课导入的来龙去脉,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教学情境,华老师竟几次三番修改,忍痛割爱舍弃,冥思苦想求证,不凡的经历,让我们了解到一个特级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孜孜以求,这正印证了爱因斯坦的那句话:“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不仅仅取决于你的肉眼,还要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思维,思维决定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

二、对待孩子

1.平等地对待孩子。作为一名教师,最主要的就是不能要有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子,不要有那种“这种事情应该是学生做,教师不用做”的想法。不论是课堂还是课后,我们要主动与学生做朋友,拉近关系。即便“擦黑板”这样的小事,华应龙老师也有另类的解读——可以帮助教师快速“温课”,显示了对学生的尊重,同时显现出教师的一种精神,一种气势,它理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可惜,很多教师平时没有修炼这样的人生课。课堂上仅仅传授了知识,忽视了教学生如何做人。

2.葆有童心和孩子对话。“蹲下来和孩子对话。”这句话中“蹲下来”的本意主要不是指“肢体的蹲下”而是“心灵的蹲下”,也就是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要反过来跟学生“相似”。华老师认为在教学中要葆有一颗童心,才能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找到接触点和共振点,把握住教育的契机。我们有必要真正“站”到学生那边去,“忘却”自己的教案,走进孩子的世界,认真倾听,细心体会,努力解读,积极促进,做一个称职的欣赏者、引导者和保护者。

三、对待差错

华老师的“善待差错”、“感谢差错”给人以启迪。“有容乃大,因为包容,课堂才会活起老师来,才能洋溢着生命力。错误是一种反证,对教师也是一种提醒和帮助。因此,对孩子“不同”的声音,他总是特别好奇。每当课堂上只有一种回答的时候,华老师就会不停地去问,“还有没有不同的?”他说:“有时候我是有预设的,这个问题,还有着怎样的答案。更多的时候我只是给孩子一个空间,你会发现有时候孩子的想法很独特。”

 

1.在执教“分数初步认识”这节课,华老师以3/4导入,让孩子用手头的纸片来表达3/4这个概念。在巡视的时候,华老师发现,有一个孩子在纸上画了五条竖线,然后从左向右,用大括号括起来四条。“这不是表示五分之四吗?我一看,就兴奋了。我 好奇的目光和神态就表现出来,立刻让他说说他是怎么想的。果然,我追问那个孩子原因的时候,其他孩子也来了兴趣。孩子的解读是这样的,他用手指着第一根线和第二根线之间空白的部分,告诉我说这代表一份。” 华应龙老师说,“如果我当时武断地去批评他,告诉他做错了,那么我们就扼杀了他这种独特的表达。”

2.在“角的度量”这节课中,华老师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用量角器量角,在交流时他请了一位没有成功的孩子上台展示他的方法,对于他的错误,华老师首先肯定了他的大胆尝试,并说在还没学的情况下出错很正常,然后提议大家用掌声表示鼓励,同时华老师充分利用了这个差错资源,大胆地想到了:能让学生先在量角器上画角然后再量角吗?然后华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你能在量角器上找到角吗?二是量角的本质是什么?——重合。学生经过一系列操作后,量角的正确方法已是水到渠成了。

四、对待自身

“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这是华老师的真切感悟,要像农民那样不误农时,要像农民那样因地因物制宜,要像农民那样耐心等待,不做揠苗助长、贻笑大方的事,要像种树那样“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农民种的庄稼长得不好,从来不责怪庄稼,而是反思自己:土是不是松得适宜,肥是不是施得及时,有没有及时浇水和除虫。因为他知道庄稼始终是无辜的。我们应像农民那样,经常追问自己:学生上课为什么不专心,作业为何总是出错。多么朴实而又感人的心声!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更不是商业。

所有回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