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就是数学》有感
许昌市建设路小学 时亚琼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初识华应龙老师是在驻马店举办的和美课堂的活动中,华老师那爽朗的笑声很有魔力。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我们拉着华老师照合影,少一个人拍照,华老师立马让他助理停止手中的工作尽心地为我们拍照。突然想起我刚入职接触的第一本有关数学的专业书籍就是华应龙老师所著的《我就是数学》(只不过被我搁置已久)。活动结束后我便开始认真地拜读起这本书来。慢慢地发现华老师的书和他的为人一样值得细细品味。
刚入职时一直以为数学教学没什么难度,只要教会学生方法就可以啦!后来慢慢地发现数学教学远远比我想象的要难很多。我一直在思考,教育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而教?华老师的《我就是数学》著作中,为我点亮了一盏心灯。
教育到底是什么?
爱因斯坦的回答是“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因此,剩下的没有了成绩那会有什么呢?应该有心态、有思维方式、有行为习惯......那么,我们在设计教学和实施教学时,是否该想一想,问一问:自己的教学除了知识还能留下些什么呢?由此想来,我们的教学要成功,是否也得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启迪智慧,更要点化生命。
在教学中,要敢于彰显学生的差错,同时也是教学价值体的现。让我们把所有错误都关在门外时,真理也就被关在了门外。教是因为需要教。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呼唤教师和学生都要欣赏和接纳差错。如此一来,我不再纠结于课堂上容不得学生犯一丁点儿错误,过分的照顾、帮助,太多的“言传身教”,一味的指责,钳制学生的大脑、双手和嘴巴,牵制学生的独立思考,束缚学生的想象。而是将错就错产生质疑,在争辩中寻找真理的身影,让学生学会真正思考,给予学生自我锻炼,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机会。
为什么而教?
难道教育仅仅是为了成绩而教吗?在一些同学的日常行为表现中除了成绩,其他各个方面都不错,对待老师和同学都很热心。那我们该怎么去评价他呢?显然只看成绩是不行的。在华老师的书中,我找到了答案。成绩优秀固然让人阳光灿烂,但成绩不佳并不一定前景黯淡。那成才的关键是什么?希尔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归纳出最有价值的、带有规律性的17条成功定律:1.积极的。2.明确的目标。3.多走些路。4.正确的思考方法。5.高度的自制力。6.培养领导才能。7.建立自信心。8.迷人的个性。9.创新性。10.充满热忱。11.专心致志。12.富有合作精神。13.正确看待失败。14.永葆进取心。15.合理安排时间和金钱。16.保持身心健康。17.养成良好的习惯。人类取得成功的所有主观因素,与一个人的心态、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关。所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教育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师更是一份神圣的职业。泊一盏心灯,在教育的道路上悠然前行。正如华老师所说:“当乌云被阳光亲吻时,它们就变成了天空的花朵”。我们的学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待到云开日出时,花儿对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