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生本的足迹,开启幸福的教育之路
紫陌纤尘飞发起了2019-07-26
0
回复
39
浏览

今年暑假,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有幸参加了我校赴广州学习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习活动,通过聆听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论、山东桓台一中耿文超校长、古劳中学周辉校长等专家的讲座,亲眼见证了广州市古老中学、增城区仙村中学的生本课堂,我惊诧于生本理念的魔力:原来课堂还可以这样教!学生还可以这样轻松学!我也要实践生本理念,把课堂完全还给学。在生本课堂上,学生完全处于放松的状态,轻松愉快地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成果,收获满满!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开学后,学校又把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教授和他的生本教育专家团队邀请到我校,对老师们进行培训、指导、交流,老师们积极配合学校的改革,认真学习生本教育理念,践行生本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实践,我的历史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激情四射,积极活跃,个性完全释放,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令人惊讶!现就我在教学中的点滴谈谈看法,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

一,转变教学观念

开学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成了生本教育的基地,我成了一名“生本”老师,有了一个不一样的称呼。在教学和对待学生上,我当然要运用生本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指导自己的工作。当我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时候,我享受到了他们学习的快乐。

生本课堂强调教育要从师本走向生本,要求老师有一个课堂的主讲者,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适时的引导者。

关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以前的时候在课堂上总是像一个老大妈一样,唠唠叨叨,生怕孩子们听不懂,总是反反复复的讲个不停,自从接触了“生本教育”理念后,我才意识到,我这样的老师太强势,而且我发现在教学中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担了许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到最后却往往是自己失败。

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对于教师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郭教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教师的这种对学生学情的驾驭能力,是与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行反思离不开的。上了一段时间的“生本课”,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在课堂上该说些什么不该说些什么了,一开始总感觉本节课的知识点应该由学生来生成,自己尽量不敢多说话,但是后来才知道,老师应该学会恰当的去引导孩子、做小结,并不是什么都不说,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课堂上继续努力学习。

在“师本”教育观念指导下,教师在教学中处主导地位,“填鸭式”“满堂灌”等落后的教学形式充斥整个课堂。而生本教育必须改变传统观念,改变过去应试教育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在我的课堂上,我有时会感到自己的多余。学生之间探讨一个问题,我常常隐身在后面,我能做的就是给这些上台的孩子鼓励并提供一个方向性的指导。再不见我那精心的导入,滔滔不绝的讲解,再不见我动情的演说,再不见我绞尽脑汁的设计……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交给学生设计,自我展示完成,我有时感到自己再没有精彩而言,而学生却精彩不断,惊喜连连!例如学习《美国独立战争》这一课时,我设置的前置性研究有四个问题:1.搜集有关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资料,试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经过、结果。2.分析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性质、影响(意义)。

3.搜集有关华盛顿的故事和资料,简单介绍一下华盛顿。谈谈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作用, 给他写一个小传。4.谈谈你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认识。主持人提出问题后,同学们先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答案,然后各小组争先恐后的要展示分享自己的自学成果,因为学生多每个人的答案各不相同,大家都觉得自己准备充分,在网上查资料,精心整理的材料付出了精力心血,一定要把自己出彩的亮点,与众不同的东西展示出来。否则,自己就白费功夫,白准备了。问题一出,同学们的激情立马被点燃,你一言我一语你方唱罢我登场。特别是发散思维类型的问题,有的观点打破常规,学生的分析突破了教材的局限,如分析独立战争的意义时,有学生总结的特别好,有国内的、国际的。还有同学指出1787年宪法是把启蒙思想家的思想由理论变成了现实,这让我很意外。

二、改革教学方法

   1.以生为本,精心设问

  生本课堂关键在于教师引导设问,提出问题。通过问题紧扣教材,既通俗易懂,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发展,又能取得在探求方向、思维深度方面的突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2.分组探讨,共同提高

 在生本课堂上讨论至关重要,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思,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彼此交流,学习兴趣浓厚,既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双基,巩固训练。

  3.巩固记忆,强化基础

  法国作家伏尔泰说:“如果没有记忆,就无法有创造和联想。”良好的记忆可以使学习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一节课,即使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如果不加强学生的记忆和巩固,那么这一节课也是失败的。因此,每节课我都会用十分钟时间,让学生把重点内容强化记忆。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课枯燥无味,特别是历史课一般都在下午第一节,这时候的学生大都无精打采,何谈上课激情。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我采用激趣导入、讲故事、播放幻灯片等手段,既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也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使课堂充满活力。

 通过以上具体做法,本人在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当然如何真正将生本教育长期坚持下去,灵活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要我们真正领会了生本教育的真谛,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还给学生,不仅解放了自己,教得轻松,学生也乐有所学!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