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论文
lizimu发起了2019-07-24
0
回复
45
浏览

本课教材是本单元的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日本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从历史进程来看,明治维新是日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弱小的封建国家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转折点,是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的最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近代日本从受外敌入侵迅速走上对外扩张侵略道路的分水岭。

九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学科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为主导,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着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并以此为根本展开教学活动。因此,本节课运用的是探讨教学法。教学思路我是这样设计的:

我运用的教学模式:课前先学(个人独学)--合作探究(小组对学)--成果展示(全体群学)--质疑提升(教师帮学)--评价激励五步教学法。整个学习过程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自主探究,以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

本节课第一个环节--课前先学。“前置性学习”是全体学生“先学”的内容,依据“简单、根本、开放”的原则,问题的设置照顾到所有学生,要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有话可说,即“简单”;问题还要有层次性,少而精,能涵盖本课的重难点,要切入概念的核心即“根本” 。前两个问题,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影响,学生自学后很容易找到答案的,在书中标记出来即可,不再讲解。第3题,从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中你悟到了什么?我要求学生用3分钟和小组内同学讨论交流,然后展示分享成果,答案不唯一,从历史潮流、改革重视教育等方面任答一条即可。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历史很灵活易学,从而对历史感兴趣乐学好学。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明治维新的影响的双重性,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辨证地、全面地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

第二步合作探究。我认为设置的问题,要有开放性,有探究的价值,要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回答,可以一题多解。否则小组学习为讨论而讨论,为探究而探究,形成“表面热闹”的伪探究。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讨论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并分析日中维新一成一败的原因。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之处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通过这一环节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向组内成员阐述自己的看法,这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还可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爱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还可以使他们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展他们的视野,促进思维的发散析别人的缺点予以纠正。这样自主学习和自我学习获得的知识经验能够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牢牢的记在心间。

第三步成果展示,交流展示是整个课堂的主旋律,学生的动应贯穿于整节课堂的始终。本环节教师鼓励学生展示,全面把控,不偏离主题。如果学生答错或跑偏也不急于讲解,等学生展示完后,让其他学生补充,发现错误纠错。学生回答不准确的,教师可以给出思路指导,必要时加以解释。让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做小结,最后教师点评。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滔滔不绝的灌输者。通过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来展示学习的成果,以达到以达到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目的。

最后,评价激励,这一环节和展示成果同步进行。课堂上学生展示回答问题后,教师要及时评价激励学生。教师的表扬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被认可、被肯定,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还要注意课堂教学中随时捕捉学生的学习信息,指导学生调整、完善自己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在课堂上不断教学生总结过程方法,学会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分类比较思想。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