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级管理中绽放生本之花
建安区实验中学 宋艳娜
2018年7月,我校引入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的理念,我们第一次接触到了这样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它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老师。此后,“生本”便提到了我校的首要日程,在进行了将近一年的学习和培训之后,“生本教育”的理念已根植于我们的心中,全校各个层面便将“生本”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之中。李英校长曾一次次地鼓励大家大胆尝试,积极探索,要将“生本理念”运用到课堂上和管理之中。作为一名一线老师,我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教改之路,同时,身为校名师班主任工作室的一员,我自愿担起了班主任的角色,也尝试着将“生本理念”运用到班级管理之中。
教育的本质就是要激扬生命,而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这不仅是生本教育的宗旨,也是管理好班级的灵丹妙药,这对于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以及成功实施生本教育都具有很大的帮助。在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始终觉得管理好一个班集体,应该要“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生动为本,以生长为本”。为此,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我是这样做的: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主体教育论出发,现代教育观强调要让学生学会做主人。教师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人、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有潜力的人,相信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主动发展。通过组织一系列“小主人”活动,如“我是班级小主人”、“我爱我班”、“我为班级添光彩”等班队活动,告诉学生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建设学生自主管理型班级打下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夏丏尊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尊重学生,关心、体贴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因此,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始终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同时,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怀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尤其是后进生,尽量给他们多一点鼓励,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希望,多一点温暖,做到思想上积极引导,学习上热心帮助,生活上关心体贴。对学生强烈的爱,不仅赢得了学生的信任、理解、支持和尊重,拉近师生之间感情距离,形成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能鼓舞和鞭策学生,使他们奋发向上、努力拼搏。
三、加强班队建设,实现班级管理自动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要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才会有真正的班级管理,才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了有效的管理,班级不乱而治,不弱则强。作为教育者要做智者,做有能耐的教师,做高明的教师,要善于把“草”变成“树”,把“蛹”化成“蝶”,把“虫”变成“龙”。在班级管理中,具体做法如下:
1、合理制定班规,使学生做到自主管理。
“班级每个同学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班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以往班级管理中,我们常运用强制手段迫使学生遵守班规,这往往会适得其反。现今,为了让学生做到自主管理,我们就应多设奖励机制,减少惩治手段,如班级量化考核中只加分不扣分,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往往会为了多加分而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是额外工作。另外,在班规的制定中,我们也应注意:不需面面俱到。班规的制定不能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犯了错、扣了分,可通过做好人好事、检举不良现象等方式加以弥补,这样就借此弘扬了正气。而若学生在每周一次的考核中获得了个人优胜奖、课堂精英奖、成绩进步奖等,也可以加分。这样做,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的氛围,学生就愿意遵守班规,有了自主管理的动力。
2试行“三制三会”的班级管理体制。“三制”指“人人岗位制”、“值日班长制”和“小组值周制”。“三会”指“班会”、“班委会”和“班级民主监督考评委员会”。
(1)“人人岗位责任制”就是人人是班级的管理者,每个学生都在集体中负一定的责任,既是干部,又是群众;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使不同的学生感受不同岗位的不同职责及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性,班级的荣辱与集体成员息息相关,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得到了普遍的增强。
(2)“值日班长制”,就是人人按学号轮流要当一天班长。值日班长的主要职责是:维持当天学习、课堂纪律、卫生及路队情况,督促语、数组长统计本学科作业的完成情况,督促各岗位上的有关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处理偶发事件,负责当天教室门窗、电源的开关。
(3)“小组值周制”。首先建立综合性六人小组,把全班同学按兴趣相近,自愿组合,三好三差,综合实力相近,可在同一起点上展开竞争的原则,组成18个平行小组。这些小组将开展学习、纪律、卫生、文明各项内容的评比。
(4)“班委会”是“行政机构”,班委会在学生自荐或他人推荐的基础上,由竞争者在班会课上进行即兴演说后,班级学生进行无记名投票而产生,并由当选的常务班长直接负责。
(5)“班级监督考评委员会”是班级自我管理的监督机构,是“监管”机构,它的职责是:审定班委会工作,督促全体同学遵守班级公约,督促值日班长做好工作,监督考评各部分工作的开展情况。监评委员会成员由全体同学民主产生,任期一月,月后在民主测评会上由全体同学对委员投信任票表决,如信任票不到总票数的三分之二,则当场“罢免”(实为学生自行引咎辞职),同时推举产生新委员。
这样,就丰富了班内评价,把评价的权利还给每个学生,学生开始觉得自己在班内有事做,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决定、必须尽力做好,进而渐渐将“班级共同行为准则”内化为自觉的要求,并形成为习惯,凝炼成一种素质,不仅唤起了他们的“参与意识”、“独立自主意识”,而且逐步形成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机制。
以上就是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正如《教育学》中所指:“记住你管教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实践证明,实施班级生本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督促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理自立和自我教育能力,促进了班级的可持续发展。
是花总有盛开的时候,即使花季已过,也会在合适的时机绽放一生最明艳的美丽。同样的道理,只要我们在班级管理中提供“生本理念”这一足够的养分,相信,这朵班级管理之花一定会悄然开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