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走进班级管理
吕子辉发起了2019-07-26
0
回复
17
浏览

生本走进班级管理

建安区实验中学  吕子辉

 

      真正带好一个班,带好一批学生,光靠老师的严格管理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自觉自律的意识,调动全班同学共同管理班级。学生自控力差,纪律涣散。我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这个特点,我通过几种活动,充分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参与欲望。一是通过 “班级之星评比”活动,培养学生维护班级的意识。这一活动对每个同学在早读、两操、课堂纪律、课间秩序、卫生、值日等各方面表现进行监督评比,奖励班内那些言行举止文明、学习活动表现优异的同学。如对上课举手发言积极、作业整洁、学习进步、助人为乐、保护环境、爱护公物等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班级之星”称号。一段时间后,学生们表现意识增强了,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言行举止变得更为文明,学习也认真了。

我觉得通过竟聘、监督,使班级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给学生自由施展的空间。

我以前当班主任时每学期,我都要通过民主又集中的班干部选拔的方法确定班干部,先是班干部竞选演说,然后同学投票选举,最后老师定夺确定,进行聘任。聘任之后就形成这样的管理体制:老师监督班长工作、班长监督各委员工作,各委员监督各位同学工作。如:值日完毕后,我请卫生委员自己看哪里的桌椅没有摆整齐,哪里的地面有垃圾。如果他们检查不出来,我再告诉他,时间长了,他自己就会评价、管理了。班级眼保健操不好,我先问小班长该怎么办,方法好就用,方法不好就告诉他,你看我怎么做。

我班开展了岗位责任制并增加岗位,如设置:花长、门长、桌长、凳长、灯长、水长、窗长、图书管理员、墙面保洁员、地面保洁员、仪器保洁员、卫生工具整理员、纪律检查员等,我觉得这个可以。班主任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教给他们管理方法,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做好评价和奖励工作,这样老师管理的轻松,学生也得到了锻炼。

学生自主管理在培养集体意识的同时,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自觉意识。在人人参与的班级管理中,孩子们建言献策,许多想法都很有创意。例如,在学雷锋做好事活动组织中一切劳动过程不是教师安排,而由学生自主安排,班内分成几个小组,各自负责,分工合作,干得非常起劲,效果良好。再如课外活动的组织,学校要求各班以若干活动小组的形式组织有特色的活动,学生们在班内自报活动项目,确定各个活动小组的活动负责人后,他们自己组织活动。生本理念下的学生自主管理,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诱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激发了学生校园生活的情致。

将先进的生本教育理念与日常的班级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顺应教育改革的要求,适应青少年成长的需求,是我们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