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策略
宋艳娜发起了2019-07-26
0
回复
15
浏览

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策略

建安区实验中学  宋艳娜

 

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将比任何形式的教育更有效,那么如何做到以生为本,让班级管理更科学,更民主呢?

一、建立自主管理模式,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八年级的学生在班级实践活动中,逐步具备了自我教育能力,但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还不够,还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因此开学初,我将常态化的班会进行了改革,变班规为班级发展的愿景。让学生对自己对班级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继而我们共同设计了班级发展的美好愿景:自由的思想,规范的行为。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目标,规划自己的未来,继而设计出班级成长远景,通过群体参与,大家共同创编班徽、班训,形成了积极、自觉的班级的意识。唤醒了学生班级主人翁的意识,激发了学生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动机。再就是实行“四长负责制”,小组负责,让学生在管理中学习自我约束。将班级以6人为一组分成13个小组。设学习、文明、卫生和生活组长,组成“四长负责制”,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能力自荐。在这个由四人组成的小组里,每人各司其职,拥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重身份,形成了真正平等互助合作的同学关系。“四长负责制”的班级管理活动,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了能力,增强了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特别是少数“德困生”,他们在参与班级管理活动后,由长期的“被管理者”变为“管理者”,增强了他们自我教育的意识。老师实施管理,不应坐在办公室机械地发号施令,而应到学生中间去交流,自觉培养与学生的感情,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经常有意识深入学生中去,下课后也不急着回办公室休息,经常与学生接触、聊天,参与他们的闲谈,听听他们的兴趣与追求、想法与愿望,听听学生的心声。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写便条,让学生将班级情况、对班工作的建议、对老师工作的建议或批评,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等都写在便条上。在便条中掌握班级第一手材料,广泛了解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我还有心借助激励性批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使学生都能把心里话讲给老师听、有困难都能向老师求助,真正让学生亲近老师,从而为班工作管理创设一个和谐、民主的环境。

    

二、以创建为活动载体,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推行班级民主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使学生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到德育活动之中去,精心设计班会活动,结合班级出现的问题,确立主题,再让学生进行讨论,让班会在积极热烈的氛围中进行,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同时以学校德育活动为重点,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为学生行为的标准,多年来注重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纪律、劳动等习惯。坚持对学生进行文明教育,通过班会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突出抓好领袖同学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训练,把文明行为规范落实到学习、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并逐步养成文明习惯,内增素质,外树形象。积极倡导学生“先做人,后做事。” 社团活动,人人参与,让学生在服务他人中实现自我发展。结合学校社团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社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作为主人翁的快乐。

三、家校结合,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

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等养成与学校有关系,也与家庭对孩子的培养密不可分,要让学生各方面都能健康发展,就的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呢?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注重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使学生及家长感受到被重视,家长同样也有许多问题反馈给我。通过家访、开家长会、微信、QQ、家长星期五到学校接学生的时段等一切可以和家长联系的方式和家长沟通。指导他们怎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建议家长尽量抽时间与孩子们在一起,经常与孩子沟通,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们一起看待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多鼓励,给他们以自信,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耐心地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不足,共同制订计划帮助他们改正缺点。经常带孩子们接触社会、研究社会的各种现象,去创造美好的生活等等。指导家长有的放矢的培养孩子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这样家校结合,促进了班级学生积极健康成长。

四、重视班干部培养,让班级管理走向民主。

在班级管理中,培养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可就轻松多了。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班主任,新生班级组成后,在许多班务工作中比较迫切的事情,就是组建班委会。开学初,不仅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还要观察学生之间关系的发展情况,发现最适合班干部苗子,结合以前了解到的情况确定临时班干部候选人。指定由一定号召力、组织能力强和在班级中威信较高学生临时担任班干部。一个月后,召开班会,用自荐和学生推荐的方式评选班干部,适合的留用,不适合的再重新推举产生。对推选的班干部要精心培养,首选要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班干部能做的班主任绝不参与,创设各种条件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结合学校的德育建设活动,让班干部学会管理、主要是从一日常规抓起,早上上学后有班干部督促扫地、早读、评比、总结,课间保洁、游戏、安全都由班干部全权参与管理,中午就餐有班干部督导路队就餐秩序,晚上放学以及打扫卫生也是班干部全权负责。班主任只需从旁指导,这样,有了班干部的协助管理,不仅培养了班干部的管理能力,更能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何乐而不为呢?培养班干部还要有激励机制,评比措施。班干部之间有了竞争能更好的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班干部还要树立班干部的威信,不能偏袒班干部。这样班干部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班组干部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向老师求助时,不急于替他们下决定、代他们做。而是帮助鼓励他们,让他们大胆想办法,在克服困难中开展工作,锻炼和提高班组干部的独立工作的能力。同时,我打破班组干部任用“终身制”,实行岗位轮换制。确定每半学期轮换一次,采用优胜劣汰的方式,为每一位有才能的同学提供参与班务,管理班级的机会与条件。

五、开展激励性的评价制度和多形式的竞赛活动。

学生在班级中成长是多方面的,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学习、文明、纪律、卫生、互助、劳动等多方面进行评价,采用“自己与自己比”、“同学与同学比”、“小组与小组比”、“班级与班级比”的多途径、多主体的评价体制,在班级中营造健康、向上的竞争氛围。开展了诸如“领袖作业评比”、“领袖路队”“最美餐桌”等评比活动。在每周班会课中让学生从学习、文明、纪律、卫生、互助、劳动等方面评比,根据“优”等的个数选出典型,树立榜样。作为班主任,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在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竞赛,例如:背书活动,演讲比赛、文明小组竞赛等。让学生在为小组争光时学会为班集体争光,从而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的凝聚力。

总之,我认为在班级管理中应实行民主动态管理,应为尽可能多的学生提供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机会,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参与精神,学会与人共处、学会自我管理。只有这样自主管理才能让教育更美好。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