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 ,绽放无限潜能------武利敏
liying发起了2021-04-17
0
回复
6
浏览

      读完荆志强老师的《快乐地做老师》,书中生动具体的生本管理方法和生本课堂教学案例,令我受教获益,有许多感触与大家分享。

     荆教授的话语令人深思和自省:成绩是副产品,综合素质、个性品质最重要,这样才能成绩、素质、快乐三丰收; 做思想工作一定要让学生掉眼泪;把学生当做天使,那你就永远生活在天堂里;以管理为学生赋能,评价激励超越;不培养告状者,而要重奖功臣;前置教学案是自学导航、互动的载体、落实的抓手......

     好的教育生态应该是什么样的?随着对“生本”教育理念的理解不断深入,我越来越认识到“生本教育”与教育家杜威的现代教育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它结合了当前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的现状,是从教育着力点的转移变化而生成的具有旺盛生长力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也传承了先贤大教育家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基本教育思想的精华。“生本教育”的育人目标和20多年的教育实践诠释了教育的大情怀和终极使命。

      那么在教师工作责任重大和压力巨大的当前情况下,我们如何快乐地做一名好老师呢?抛开功利,像荆老师一样至真至情、至情至性的投入教学,以教育内在的规律去育人是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郭教授和荆教授作为生本理念的提出者和践行者,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充满生命活力和激情的智慧教育之门,使我发现并体会到了教育工作的幸福感和神奇魔力。

一“生本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的赋能教育。

要想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探索生本教学模式上,荆老师探索并积累了一套独特且卓有成效的方法---“三环四步教学法”。他改变以前不扎实的预习形式,把编制好的前置教学案提前三天打印下发,在上课前一天收起来,充分批改了解学生课前情况。每堂课前,荆老师对教材的难点、重点进行透彻的研究,对所选题目、各种解法考虑周全,做到心中有数,应对自如。重视前置性小研究的完成情况,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尽早进入生本教学的角色,同时也是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当好服务员、协调员的前提。

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提高课堂效率就是有针对性的知识解疑。因此,荆老师课堂上简单问题迅速解决,他鼓励成绩较差的学生上讲台讲。重点题型或学生易错的题目,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学生可以自由上讲台,用多媒体、实物投影讲述自己的解题方法。一个同学讲完后,其他同学有不同见解的,可接着上去讲,学生先认真听别人说,然后提出自己补充意见或不同意见。每当这时候,课堂上总是此起彼伏,学生争着上讲台,而学生为了有底气上台讲,课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认真地思考,尽最大努力讲清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过程。学生自主课堂大大增强了学生规范化解题意识和考试得分意识。在充分的课堂生成过程中,荆老师用他那娴熟的课堂机智和适时的引导,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深度学习思考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学得投入、轻松、愉快,怎能不令老师心情舒畅? 

  二  在“生本教学”中,教师应当准确定位自身角色:是学习资源的组合者、学习目标的引导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行为的激励者;是学生生命的“牧者”,而非拉动学生的“纤夫”。

      荆老师对学生的讲解,首先肯定他们思考的价值,然后再引导学生比较几种解答的优劣。在这个过程中,他和学生边讨论、边评定、边补充、边更正、边总结,进而弄懂那一种是通法通解,那种做法比较巧妙,这类题型可以从几方面考虑,有哪几种思路,此题应该注意什么,错,又是为什么错的。学生相互质疑,一问一答,荆老师作为其中一员参与学生的质疑、讨论,直到把题目彻底弄懂、弄通。每一节课的最后,他仍然是和学生一起反思、点评、升华、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注意点,总结出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切实感到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看待问题。在生本课堂中,他完全是一位服务员、协调员的角色,是一位与学生交换意见的参与者。有的老师会担心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解会浪费时间,还不如自己讲省事,常常是“不讲不放心,不讲完心不安,讲完心里才踏实”的心态。我们总是做着拉动学生学习的纤夫,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我们自认为是费心费力地讲完了,但学生掌握多少不得而知。因此,关键的问题还是我们老师的自身角色定位。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样的学生,他们内心里都想学好,都有展示自己本领的内在欲望。这是生命的本能。老师如何引导和点燃?荆老师有自己独创的“三步曲”。①是讲清道理。荆老师经常以通俗易懂的案例告诉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无论知识更新多快,你都可以自己自主有效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独立思考,灵活运用。②是加强沟通。第一天上课荆老师就告诉学生,我们是朋友;第一次提要求荆老师就告诉学生,我们的目标一致,就是合作进步;第一次谈心,荆老师就告诉学生,定期写写心里话,有什么困难可以让老师帮你解决。他还向学生承诺,如果老师不能一视同仁对待学生,他愿意接受大家的批评;如果有人缺乏合作自主精神,必须接受为同学义务辅导的“惩罚”。③是注重激励。在讲清道理、加强沟通的前提下,荆老师想方设法,采取多种方式激励学生参与自主学习。在课堂上,他非常重视营造出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竞争的学习氛围,允许学生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是批评。只要学生做得好、讲得对,荆老师就真诚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学生错误的思考或者是不正确的讲解,荆老师也绝不责怪,而是与其他同学一道帮他找出错误的原因,对他说,“错得好,只有及时发现错误,才能改正错误,防止再犯”。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始终怀有一种共同参与的喜悦感,而整个教学过程则是一个源源不断激励学生积极学习、探索、质疑、表述和发挥自己最大潜能的愉悦过程。当我学习荆教授,完全卸掉权威的枷锁,轻松而自然的驾驭课堂时,我发现当老师的另一种妙处,我们整个职业生涯始终和朝气蓬勃的孩子们一起学习,感受他们的天真无邪,见证着他们的快乐成长。

三    荆志强教授还用他成功的教学实践证明了“生本教育”既快乐,又出成绩。它完全能使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互结合至最佳状态,因为生本教育是一种理念,它反应了教育的本体本质与生命本质,体现了教育的根本立场和教育的根本规律,它使教育从复杂重新回归简单和自然。

       总之,各学科都有自身的学科魅力,只要我们将阅读《快乐地做老师》的收获,践行于课堂教学和学校班级管理中,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生本课堂和生本管理。走生本之路,必定会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使学生绽放更强劲的生命动力!会使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感受到更生动的职业幸福!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