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从事教师以来,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着,“做老师,你快乐吗?幸福吗”,回想过去几年的教学生涯,每天辛辛苦苦地备课,认认真真上课,但学生往往对我精心准备的课无动于衷,次次怀揣着期待走进教室,一次次带着失望离开,渐渐地幸福感也消失了。尤其是面对班级的平均分,学习上不去的学生,我的压力也日渐增多。当工作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之后,整个人都觉得倦怠了。现在,大多数的老师没有幸福感,因为每天要忙于各种各样的工作:备课,上课,等等,还要应对各种各样的名目繁多的检查,真的感到心力交瘁。
当我读完《幸福地做老师》一书之后,也想了很多,自尊、自信、自强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源泉,只有幸福地做老师才能让学生幸福。荆志强老师说:人生有两大快事,第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第二,快乐有大家分享。人的意义在于活的有价值,有价值并不在于拥有多少金钱和荣誉,而是要让别人生活得更有价值!我是一名普通的老师,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幸福地做老师,和学生一起开心地学,愉快地工作,成就了学生,发展了自己。反观我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努力调整自己的思维,每日早晨早早来到学校,有人会问“你不觉得累吗”,也许又是会身心疲惫,但一想到学生们的笑容和听到的朗朗读书声,累,但也凝聚着快乐。因为,我看到的是孩子们的进步,感受的是他人所体验不到的做教师的幸福。我发现有时候心态决定一切,如果我们每天都心存报怨,心怀厌烦,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在我们的眼睛里都会看不顺眼,一切工作都会显得了无生趣、索然无味;我们应该抱着积极的心态,每天都有好心情,每天都有新发现,便会知道原来书可以这样教,生活可以如此美好!
书中的很多案例令人感动。感动之余又不禁想到自己,如果有人问我:“你会真正的喜爱己学生吗?”在没有看书之前,我会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我是一名自职业教师,我的职业道德中要求我们必须爱我们的学生。这不正是教师的职业精神吗?可是细细想想吧,我们的教师行为是否与说的相一致?就比如面对问题学生,您自己是否能有足够的耐心呢?这时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在看到一些表现出色、成绩优秀同学时的心花怒放,和看到成绩较差、经常捣乱的同学的火冒三丈。反观自己,我是否真的做到自己所说的真正喜爱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呢?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主要是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
荆志强老师在书上有提到自己的例子,他经常会抓学生,但是他抓学生的主要目的不是让他做作业,而是对他进行思想教育——攻心,让他打心眼里想学习,学习的内驱力有了以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然就有了,再辅以老师合理恰当的管理,学生的成绩何愁上不去呢?这让我知道,我们需要先走进学生的内心,让他们拥有学习的动力,让他们有计划地、有目的地飞,我们的目的地离我们也就不远了。 我们刚开始尝试生本,面临着另一个问题,学生这么多年来一直是被动地参与课堂,让他们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这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生本课堂又该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在这个问题上,荆志强老师也给了我们一定的建议:1、关爱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2、激励学生,营造平等、宽松的氛围;3创造展示机会,满足学生成就感;4、运用学科魅力,激发学生兴趣;5、实行小组捆绑,荣辱与共。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是我们经常探索的一个难题,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经常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每个学生都像极了一只失去灵魂的小鸟。这样的课堂怎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即便学生的学习成绩尚可,可是这样的教育永远也达不到“使学生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样一个目标。所以,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十分地重要及迫切,荆志强老师给我们的这些建议值得我们细细学习和品味,但是我们也并不应该只限于此,我们也要积极地探索,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方法,这才是“教”所应有的境界。
“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怎样的老师才算幸福呢?
在教师节收到一份礼物,一张简单的贺卡,一句亲切的问候,难道这不是幸福吗?
运动会上和孩子们一起欢呼一起呐喊,一起为运动员夺冠而拥抱,难道这不是幸福吗?
其实,幸福无需寻找。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每天,当我迎着朝阳踏进教室,孩子们各就各位,井然有序,这就是幸福;每天,当我踏着铃声走进教室,孩子们鸦雀无声,精神饱满,这就是幸福;每天,当我上完课走下讲台,孩子们围聚过来,亲密无间,这就是幸福……
任何一项创造都是需要代价的,教师的幸福人生需要我们用幸勤的汗水与泪水来滋润,当一切成为往事的时候,倘若我们能够坦然地迎接自己教育过的每一位学生的笑脸,那才是教师幸福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