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志强老师的《快乐地做老师——立足以生为本的“赋能教育”》又一次震撼了我,让我又一次明白课可以这么上,老师可以这么当。又了解了一个“赋能”的妙处。所谓“赋能教育”,是以帮助学生建立在大群体学习中,自主深度学习的能力为核心目标的育人模式;是依据学习心理学和学校管理科学研究成果,通过一系列教学与管理的连贯行动,有效地实现学生收获高能、高效、高素养的教育。“赋能教育”是一种立足传统学校教育样态,全面优化课堂教学、班级管理、评价反馈、教师发展的整体创新发展模式。
“路有千千万,不如找准道!”方法很多,关键要找准道路。“生本+赋能教育”就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有效之路。开展赋能教育的课堂创变,只有真相信、真实践,才有真收获!讲完一节课并不难,讲好一节课有讲究;上一节好课并不难,天天上好课有难度。每天都坚持以生为本,才能天天上好课,才会真正有效果。假变革对于师生都很累,还没有效果。
书中有一个例子让我记忆深刻:有一次荆老师到一所学校听课,上课内容是《认识水果》。讲台上放了很多水果,学生回答非常热烈,孩子们小手举得高高,小脸涨得通红,对各种水果讲得头头是道。可是临近下课了,竟然没有学生说苹果,上课的老师有点着急,指着苹果说:“这是什么水果?”没有学生回答。听课的老师很纳闷,为什么其他水果都说得那么好,而这么常见的水果却没人知道呢?这时上课的老师指着第一排一个小女生说:“你来说一下这是什么水果?”小女
生站起来,怯生生地说:“老师我不能说,讲苹果的学生今天请假没来。”看这样的课堂,造假预设到这种程度,还有什么意义?这不是我们现实课堂的写照吗?在我们身边,有的老师上公开课前在学校所有班级都要先试讲,规定“会的同学举左手,不会的同学举右手”,这哪里是什么公开课,简直就是“表演课”。荆老师的课堂天天是公开课,每天都有很多老师来班听课,不用试讲也不可能试讲,都是现场真实的课堂。所以荆老师让我们明白生本激励课是因为“互动和生成”而精彩,我们必须要转变思想,“常态生本课”真生本才能真轻松,每天生本,天天快乐,才能真正享受教师职业的幸福。
我从书中看到只要听过荆老师课的老师用的最多的词就是:震撼、受益匪浅、令人折服......,为什么这么多老师对他的激情课堂这么感兴趣?因为他对于“生本+赋能教育”是真相信、真实践、真研究。生“本赋能”教育能解决教改的真问题。“生本+赋能教育”的课堂看起来就像是教师和学生在一起开心地玩。 玩的是知识、是智慧的游戏,师生每天沉浸在探讨交流的快乐中,共同经历、共同成长,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学生开心、教师舒心、学校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