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韵悠长,百舸竞帆。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为了带领学校教师学习、落实政策内容,将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任务落到实处,引领教师们针对双减,改革教学思想,改变教学行为。关于“双减”政策,学校究竟该怎样做,家校怎么样联合才能达到减负提质的目标呢?
学校篇
9月29号上午举行了以“双减在行动 作业再设计”为题的教研活动,努力探索“双减”形势下的作业管理办法以及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的新方法、新路径、新举措。刘会娟主任带领老师们重温了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公布了《作业公示制度》,要求老师们严格遵守制度,规范作业布置,把“作业管理“落到实处”
接着,各个年级依次发言,分享本年级作业的设计方案。大家不仅关注到对作业的控量、分层、多元化设计,还充分体现出学情特色:一二年级根据学习内容设计了有“乐”、有“趣”的作业,着重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三四年级的长效性作业,以培养孩子的拓展能力为主;五六年级的菜单式作业:把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开放性作业、合作性作业、应用性作业、探究性作业综合编排,学生根据能力选择完成。不同年级的做法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老师对“双减”政策的解读与理解。充分的交流与思维的碰撞,进一步加深了老师们对“作业管理”内涵的领悟。
家校篇
双减的目的就是——让学习回归校园。有不少家长拍手叫好:“太好了,以后再也不用给孩子报班了,能省下不少钱,孩子的学习都归学校管,更加省心了。”在传统的考试模式下,也许如此重复性学习会有成效,但新高考重思维、重能力、重情境、重价值观的导向,会让刷题式学习逐步丧失红利。如果没有父母们家庭教育行为的矫正,“双减”推出后很难实现让孩子高质量成长的预期效果。9月30下午,召开家长会让向家长宣讲“双减”的意义和家校怎么配合能够提高孩子的成绩却也减轻孩子的负担。
未来可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师们对“双减”政策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双减”政策下,老师们要不断摸索好方法,打好课堂主阵地,优化作业设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路。作为父母,“双减”后,学生多出来的课余时间,父母们应该懂得用陪伴来填补。父母们应该帮助孩子
更真切地迈进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之门,充分融入其中,感受日常生活浓烈的烟火气息。“双减”之后,成绩将不再是判断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等待他们的是另一条全新跑道。所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背后是孩子接受的教育,除了课本上的知识,更多来自家庭、社会。“学霸”之外,期待看到更多卓越的孩子涌现出来。他们不仅好学乐思,还拥有阳光的心态、强大的审美力……从这一刻起,家长,学校,老师要努力和孩子一起奔赴这美好的未来了。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童年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