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4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意见一出台,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双减”政策推行力度之大,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也充分说明了国家此次对现阶段教育改革的重视。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的基础,“双减”政策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和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地关心,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减轻老百姓家庭经济负担地关注。
随着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很多家长在经历了“知识改变命运”以后,将毕生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学生除了要完成学校安排的家庭作业,还不得不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不仅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学生也失去了孩子应有的天真与活泼。家长和老师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为了学生能有更好的成绩,却又不敢放松。很多家长都说:“看着孩子没有休息的时间,也很心疼。但是别人的孩子都去参加培训班,自己的孩子不去落后了怎么办?”言语中充满了无奈。随着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的普遍化,除了给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也造成了高考分数线年年攀升,但却早已失去了培训和补习的优越性。而“双减”政策地出台,重新让孩子们轻装上阵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双减”政策出台的同时,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是孩子和无力辅导学生的家长,愁的是担心孩子成绩下滑的家长。这就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业减少了,考试减少了,但是孩子的学习不能减,老师的教学效果不能减。老师必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双减”政策并不是让孩子少学、不学,而是坚持以生为本,遵循青少年的成长规律,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保障学生得到足够的休息,让学生的学习重心重新回归学校。
新时代需要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接班人。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效利用课余时间,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开展体育、阅读、艺术等拓展教育,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制定有效的课后服务计划,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让孩子重新拥有快乐的童年。
“双减”政策是利国利民的国之教育大计,相继推出的“延时服务”与“双减”政策相辅相成,新形势下作为教师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抓好教育主阵地,上好每一节课。打造高效课堂,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
其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作业设置,也就是分层高效作业设置。对于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向深层拓展作业延伸,接受能力稍差的学生适当降低作业难度和作业量,提高学生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3--6年级全面减少作业总量,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作业内容,提升作业质量,1--2年级全面取消书面家庭作业。同时,合理开展综合实践作业、社团小组作业、劳技作业等。
最后还要完善课后延时服务。利用延时服务开展各种特色教育,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学校要充分挖掘本校教师自身特长,充实课后服务内容。综合开展体育、艺术、美育、德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帮助家长解决辅导作业以及接送孩子的难题。
看似简单的“双减”政策,实则需要学校、教师、家庭全方位做出调整,确保学生减负不减教育,得到更加全面的教育。作为教师,我们要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