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情怀的教师 办有温度的教育----李英
liying发起了2021-12-26
2
回复
15
浏览

    当前,教育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在考试压力之下,校外培训机构疯狂扩张,学生课业负担日益繁重,教师疲于应付,家长忧心忡忡,学生苦不堪言,教育内卷化日趋严重,由此也带来了一些教师的消极迷茫情绪,给整个教育事业带来严峻挑战。

    教育关系着国运与未来,做有情怀的教师,办有温度的教育,既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应该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追求。

一、做有情怀的教师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与人心灵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话形象地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就是心灵的对话,就是用人格塑造人格,用情操陶冶情操一所真正的学校,其实就是一群有情怀的人用心办有温度的教育,点燃学生的人生梦想和学习激情,拓宽他们生命的广度与厚度

教育情怀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担当与追求。办有温度的教育,就要有一群有教育情怀的老师。因此,加强教师的自我修养,站稳立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修炼道德品质,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增加知识才干。努力成为一个完美的教师,应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追求。

首先要有政治意识,把为国育人、为党育才放到第一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作为百年大计,教师作为教育之本,理想信念作为指路明灯,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党的教育方针不折不扣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去。理想信念不仅是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也是每一名教师的灵魂之钙,更是每一名学生急需补充的思想之钙,只有全体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把这种观念传递给每一学生,也才会让每一名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成为国家有用之才许昌市建安区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始终把党对教育工作的引领放到第一位置,注重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以此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加强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灵魂之钙”。

    其次,要把道德情操作为教书育人的前提教师“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的影响。一个道德情操高尚的教师,他的学生自然不会差反之,如果教师道德滑坡,学生的思想状况可想而知,也好不了教书和道德情操修养是一体的,无论何时,都要牢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守道德情操底线。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真心诚意地去爱每一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再次,要有扎实知识作为安身立命之根本扎实学识是教师自我发展、适应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的魅力在于通过丰富的知识储备,积淀成诸多良好的品质,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从而影响学生的言行。新时代的教育也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学识魅力和教学能力,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发展的需求。

    最后,要有仁爱之心。习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的教育必须是有温度的,要做到有爱、倾听、感恩、尊重、宽容,而不是冰冷的。因此,只有满怀仁爱之心,真心诚意地去爱每一名学生,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有温度的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文的交流,人的素养及团队的合作,特别是对文化的自信、对社会的理解。每个孩子从踏进校门开始,个性、脾气、行为和习惯都各不相同,教师的作用不是将他们打磨成一模一样的人,而是用师爱去感染、去润泽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来关爱学生、培养学生,让他们也成为仁爱之人。

  • 建有温情的校园

    有温度的教育,前提要让教师幸福起来让教师先有温度,他们才会成为“光和热”,才会把这些感受传递给学生。

    教师是爱的践行者,“温度”的传播者,教师有了爱和“温度”,办学的爱和“温度”才能落地生根。近年来,许昌市建安区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坚持以教师为中心,珍惜尊重信赖每一位教职员工,发掘和发展他们的潜能在专业上给教师提供上升的空间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铺路子、架梯子、搭台子、树牌子生活上关心,给教师带来家的温暖让老师在学校都有家的归属感。通过这些,构建一个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团结和谐、富有特色、凝聚广大师生的价值和共同愿景的温情校园,切实增强了全体教师的幸福感、获得感

    对于实验中学教育集团这样一个集体而言,教师专业发展、早日成长是教师最迫切的需要,这也符合学校的长远发展。首先,结合学校实际以教师为中心,学校制定发展规划,让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近年来,我们制定了许昌市建安区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三年发展目标2018--2019学年为学校规范发展年,2019-2020学年为学校课程建设年2020-2021学年为教师专业成长年立足教育教学实际,从学生快乐、教师幸福、学校发展的层面一年一个主题,一步一脚印,长远谋划,系统发展,精准落实一步一步实现了教师与学校共同进步

“ 在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成长特别快”是流传在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教师和建安区教育界的一句佳话教师的成功离不开学校的学习氛围和文化气息,更离不开学校有计划的培养。教育集团努力为急需成长的教师引进名师讲座,进行充电学习,也竭尽所能创造条件让教师们走出去。同时,对于优秀有情怀的老师,我们在整个教育集团内部树立典型,大力宣传让这份情怀感动更多人,影响更多人,辐射更多人,进而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让大家各尽所能,尽情绽放。

    其次,坚持人本管理提升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教师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元素,也是一学校赢得相对优势、凸显发展特色、累积综合实力的关键所在,是学校的核心发展力。学校管理,不仅需要制度的科学化,更需要人文关怀,满足教师人格尊重、专业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管理刚柔并济,急教师所急,想教师所想,提升师们的凝聚力及对所在单位的归属感。去年疫情复学初始,因疫情防控所需,实验中学校区七年级整体搬至建安中学校区,老师们的上班地点跨越了整个许昌城,虽谈不上背井离乡,但也确实足够折腾。学校领导班子第一时间响应,提前充分考虑,肯定教师们的付出,破解万难为教师们提供能够休息的场所,解决了老师们的燃眉之急,使教师切切实实感受到理性而不失温情的关怀。

    最后,坚持“和合共生”作为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下的主流思想“和合共生”助推了学校良好校风、教风的形成。“和” 的基础是包容,是尊重差异、求同存异,包容多样、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和美,“和”的前提是“仁、义、礼、智、 信”,“和”的关键是关系简单,“和”的保障是倾听与沟通。“合”的基础是真诚,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合”的前提是互信,“合”的关键是姿态,精神的核心就是包容、乐观、放下。“和合”是指团队在和谐的氛围中合作,使大家共同发展。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在这种以人为本、和合共生的氛围里互相协作,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画出了学校教育的最大同心圆。

三、办有温度的教育

    有情怀的老师,有情怀的学校,自然能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也才能办出有温度的教育。

    有温度的教育,根本是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努力通过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承受负担的能力,消除没有意义的课业负担轻装前进,给学生的终身发展插上一副翅膀从而带着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就生本管理而言,集团坚持“小当家 大未来”生本德育,班级事务学生自主管理,小组管理,为集体荣誉而“战”,实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管,每个同学都是班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每个同学都在集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及自我效能实现的成就感。在生本管理当中,英雄不问出处,无论成绩好坏,只要工作做得好,就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可。同学们被充分调动起来,真正让阳光洒满和美的校园,满目皆是朝气蓬勃。

    爱优秀学生容易,爱“特殊学生不易。惟其难,才更弥足珍贵。就生本课堂而言,作为教师,也要转变角色,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没有好坏优劣之分,进一步便有一步的欢喜,进一步便有一步的肯定,处处为学生着想,成为学生学习的学友、促进者和人生引路人。

    在生本课堂上,学校一改传统老师满堂灌的思潮,而是将课堂更多时间留给学生探讨。凭借教师对教材的深刻把握,抛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供同学们分组讨论,让同学们在讨论的过程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问题迎刃而解,学生真正会学在生本理念践行的基础上,经学生、家长、老师认可,教育集团建安中学校区八年级实施数学英语两门学科的分层走班教学,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这样一来,使集团的生本教育理念再上新的台阶,真正实现了关注全体,不放弃每一个。

    生本理念不仅带动了学生,也把教师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校园可谓百花齐放,社团活动如火如荼,让学生感受不同学科的另一番魅力;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形式多样,上得学校厅堂,下得餐厅厨房,深受学生喜爱;体育篮球操挥洒炙热青春,在律动中看今日之少年蓬勃;美育节搭建学生舞台,精彩纷呈;课程思政紧追时事政治,匡扶少年之三观,为国羽翼,如林之盛。良好的校园生态让荣誉根植责任的土壤,让阳光洒满和美的校园,让师爱润泽学生的心田,让习惯成就最好的自己。我们坚信自己遇到了最棒的学生,学生坚信自己遇到了最的老师。最美的遇见,是我遇见了你,而你恰好喜欢被我遇见。这份温情,落地生根,成为我们继续生长的力量。

    所谓教育情怀,实则来源于师爱学校这个是承托老师、学生共同事业梦想的平台教育的温暖来自学生之间的纯真友爱,来自教师之间的团结融洽来自师生朝夕相处的真挚情谊,来自校园和谐温馨的教育环境。学校的某个角落某个地方,每天上演着的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教育故事教师有情怀,学校有温度,人心才会温暖有故事才能办出有温度的教育

 

所有回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