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生本教育,探索生命发展之路
王勇霞w发起了话题2019-07-26
29
回复
75
浏览

       去年暑假,我们学校专门聘请郭思乐教授来我校做了生本教育的讲座。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就像沙漠逢绿洲、久旱遇甘霖。

        新学期开始,我校开始全面推行生本教育,开始了艰难的生本教育改革历程。我也积极带动学生践行生本教育,在管理班级的同时,首先我自己努力提升自我素养。
1、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实践演练。
2、转变观念,引领课程改革
        教育思想决定教育行为,因此转变思想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
3、教研引路,创建生本课堂。积极参与“三课活动”,即汇报课、观摩课、示范课活动。以课引课,以课促课,在听课评课中,探索生本教育的高效课堂。在教学活动中,我以生本实践中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为依托,真正实现学生人人参与、人人有创新、人人有提高的学习氛围。
4、开发资源,加快实践进程。
        充分利用图书、网络、学生、教师、社会等资源,加快实践进程。
        生本教育的创新、系统的理论学习武装了我的头脑,积极地实践转变了我的思想观念,自身综合素质实现了质的提升。生本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由台前到幕后,在“无为”中求得“无所不为”。改革实践不仅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更可喜的是学生发生了巨大变化 。

1、学生拥有了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们努力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成为常态;“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合作探究是生本教育的依托。

2、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成为课堂的基本特点。小组是学生快乐学习的纽带,课堂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大胆交流的课堂主导者。

        在生本教育理念基础上,把学生变成了一种教育资源,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实现自主管理。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由他律变为自律。在管理过程中提升自我,形成健全人格,从而获得了“存在感”、“尊重感”、“成就感”和“自信心”。

        教学相长,在教学管理班级过程中,我及时总结反思生本实践,努力提升生命发展质量。
        先进思想理念的转换吸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我克服困难,坚持推进生本教育理论的学习。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和年级老师共同探讨生本教育方法、措施、策略,促使其有效落实,共同进步 。把握前置作业设计的“开放性”。逐步完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
      感悟生本教育,激扬生命发展潜能。以生为本,首先是一种教育思想。以生为本,其次是一种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中小组学习是核心。小组是最重要的学习组织形式,它上连班级,下连个体,学生的个体学习,可以通过小组的活动得到体现、过滤、优化以及调节。个体、小组和班级,形成了变化无穷的学习链条。因此教师要科学合理的建设小组,并教会学生如何在小组中学会学习。
       交流汇报是保证。通过小组交流,把小组问题班级化,这就从合作探究上升到了对抗质疑,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生本课堂彰显了学生主导地位,老师适当引导,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自我管理,自觉自愿学习。事无巨细,我在班里采取责任管理承包制,从班级纪律、卫生、学习等各方面都要学生自己做主,自己管理。
        实施生本养成教育以来,班级班风班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下学生活动非常有序,上下楼梯靠右走,学生的各种活动井然有序如打球、做游戏等;学生个人卫生洁净了,校园环境整洁了,学生自觉维护校园环境的意识增强了;课堂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学生守纪律了,学生能自觉自愿地学习,自信心越来越强,学习兴趣越来越浓。
       虽然我们的生本养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在生本教育方面的工作更需要注意积累,不断提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学习,吸收别人的经验,把我校的生本教育做得更好。虽然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贵在坚持,持之以恒,但是,引入生本教育理念以后,养成教育更得心应手。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基。
        生本教育实践过程中,有辛苦、有惊喜、有变化、有收获、有进步、有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们会继续努力,不断探索,让生本教育在我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所有回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