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一下“金字塔”学习模式会让您的孩子脱胎换骨!
司科学发起了2019-12-30
0
回复
8
浏览

                     司科学

   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千古一帝——清朝的康熙皇帝,八岁登基一生热爱学习,学养兼具中西,学科涉猎广博。康熙帝不但自己学识丰富,并且家庭教育极其成功,“康雍乾盛世”长达近140年。察考康熙帝的学习家教成就,不但在于他自己躬亲实践,勤奋刻苦,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这个独到之处就在于每天的经筵日讲之后,康熙皇帝要自己亲自再给帝师讲一遍,然后由老师指出其中的错误或不足之处,如此学习方能学的深刻,学的真切!由此我深受启发,康熙帝的做法恰恰契合学习金字塔理论,虽然200多年前康熙帝并不知道这个理论,但他的做法正是在实践这个理论。

  “学习金字塔”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艾德加·戴尔1946年发现的。这个理论是当前重视、强调自主学习、展示结果的理论依据。

 

   从上面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学习方法达到的学习效果不同,学生对知识的保持率,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其学习内容留存率(也就是学到的、记住的知识点)从5%——90%不等。由此可见,如果我们掌握到了第六种以上的方法,那么我们比认真听讲的学习效率要高15倍以上。

   为什么大多数学生努力学习效率却低?就是因为很多学习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老师讲什么,他们就接受什么,从来没有想过主动学习。而康熙皇帝运用的就是效率最高的那种方法——教授给别人。

每一次教授别人的过程,都可以或多或少的发现别人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认知角度,这对于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点绝对是更有帮助的,也会使得我们的记忆更深刻。

 

   在我自己的课堂上,我也开始转变传统模式,不再是我自己讲,而是让学生讨论然后自己讲,收效很不错,在全市组织的的期中考试中,七年级六个班级只有一个学生不及格并且是只差一分。

   在辅导家中上幼儿园的小女时也是在用这种方式,让她自己讲,我当她的学生或者找来她的玩具做她的学生。这样下来,辅导作业再也不是鸡飞狗跳的头疼事,而变成了一件乐事。孩子很有成就感,做了一回小老师,我也变得很轻松。

   还有一个实例,家住延安市安塞区的吴治保夫妇一家5个孩子,4个分别考上了清华、北大,剩下一个也在准备报考清华或北大的路上。有记者问吴治保:“您把家中孩子都送进了名牌大学,请问有没有什么绝招啊?”

吴治保的回答出人意料,“我这人没什么文化,其实也没啥绝招——我只不过是让孩子教我罢了!”

吴治保一家人

   由此可见让孩子当老师教授别人,真的是一种不错的方法选择,希望“学习金字塔理论”能对您有所帮助!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