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重在育人。班主任是教师中育人的主力军。班级管理,看似容易,真能做好并非易事。班级管理需要科学,需要人文关怀,需要以人为本,让每个成员成为最好的自己,从而绽放出耀眼光彩!
接到新班,我首先要开展问卷调查,然后制定出学生从新生到毕业的成长规划。依据学校的工作安排、学生年级段特点、学生建议、学期工作重心等形成每学期师生共同制定的班级工作台历,并按台历如期进行,且留有突发活动的空间。杜绝随性的、孤立的教育活动,形成连续的、系统的班级管理。
在组织管理上,做到人尽其才,人人乐于做,事事能做好,时时有监督。首先,根据班级特点设置岗位。然后,接受学生报名并公开竞聘,将岗位落实到人。全体成员讨论职责范围,以更加规范积极的心态去完成分内工作。岗位培训必不可少,提升班干部的工作素养。学生上岗后,班主任做好导演及指导工作。由此,形成一套相对完整和科学的班级自我管理模式。
公平正义是人文关怀的基础。大多情况下,我更多关注的是后进群体及弱势群体。
我曾经遇到了一位品学兼优但患有先天唇裂的孩子。她叫晶晶(化名),总是愁容满面,毫无自信。一次班会课,我领唱班歌,几遍下来,发问:哪位同学愿意到讲台上试唱一遍?一分,两分,没人,我不断启发,也在着急的等待着。终于有两名同学同时举手了,其中就有她。我表扬了他们。但陷入纠结,不选她,等于是公开承认我很在意晶晶的缺陷。挑了她,结果肯定唱不好,还要伤她的自尊心。一瞬间,我大胆的作出决定让她上台。唱的结果是不用考虑的。时机来了,在结束的一刹那,我说了至今难忘的一句话:同学们,老师很喜欢听歌,听过很多歌,晶晶同学唱的这首歌是我有生以来听过最美妙的歌声!请大家为她的勇气和担当之美鼓掌吧!从此,晶晶开始自信起来,学习成绩也从中等生考到了全级第一名,再到中招的全市第四名。我想这是尊重的力量,每一个生命需要关注,但更需要尊重。
我的班级是一个家。我会给每名同学过生日,带学生春游,邀请同学们到我家里做客。不知道多少个寒冷的夜晚骑着摩托车带学生看病。对于上网,打架,玩手机,偷钱,谈恋爱等问题学生,我会通过发现优点、家访、写交流信、心理疏导、好友转化、主题班会讨论心中形象等方式转化学生。我曾经用书信的形式让一名父母离异的有自杀倾向的双留守辍学儿童走出阴影,重返课堂,后来竟考进了全班前十名。
关爱留守儿童及贫困儿童是班级工作的重要一环。我经常找他们谈心、家访,利用打电话、微信视频、写信等方式定期让孩子与远在外地的家长联系,让这些孩子的内心充满阳光。我收留了一名爷爷奶奶去世无人看管的双留守儿童在家吃住。
三、文化管理让班级更有灵魂
班级文化不是设计了班徽,定了班名、班歌、班级口号、班风、学风,教室布置得很漂亮就完事大吉了。成绩优秀,各项活动开展得很热闹不一定就有自己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班集体所有成员有着相同的信仰和价值观。
我以项目负责人制充分激发学生。负责人是该项目的“大哥大”,主持该项目的全面工作。这样一来,充分发挥每位同学尤其是平时在班内没有地位学生的才能,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上进。
朗诵组合,合唱组合,美食比赛,演讲比赛、唱歌比赛、感动班级人物评选等等。成长也许就在一次活动中,成长也许就在一瞬间......
班级是这样一块沃土,各种植物都能健康生长;班级是这样一片天空,允许各种飞鸟尽情翱翔。作为班主任要走进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找到适合的方式去管理学生,让每个生命在班集体中找绽放光彩,让班级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