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是信息时代教学变革的必然选择
liyangping发起了2019-07-25
0
回复
37
浏览

深度学习是信息时代教学变革的必然选择

周亚敏

 进入新世纪,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快速发展,未来社会变得越来越无法确定、不可预知。如何让现在的孩子适应未来的世界,是各国教育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领域,越来越成为各国实施人才竞争战略的主战场。 2014年,国家已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作为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标志性工程,组织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体系。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的目标追求,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大势之下,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应运而生。

https://ss2.meipian.me/users/38182867/87e38f3596ddc9c9b83dd167d10e8e84.jpg?imageView2/2/w/750/h/1400/q/80

  深度学习是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信息时代教学变革的必然选择。

今日世界之复杂,变化之迅捷 远超我们的想象,看似遥不可及的未来正在变得触手可及,如今,百度Apollo(阿波罗)开放平台可以率领百余辆自动驾驶汽车跑上港珠澳大桥。

https://ss2.meipian.me/users/38182867/6f44bda99a5e1ed4fa469fe6914571e6.jpg?imageView2/2/w/750/h/1400/q/80https://ss2.meipian.me/users/38182867/634a77d0606b68dc5d96f5c1d7b00c44.jpg?imageView2/2/w/750/h/1400/q/80

 

  可穿戴技术会让你的衣服监控你的心率。

https://ss2.meipian.me/users/38182867/7046857cf47644a5442f03ea22b91f85.jpg?imageView2/2/w/750/h/1400/q/80

https://ss2.meipian.me/users/38182867/8f22feb82847b17de0cabb221273c33f.jpg?imageView2/2/w/750/h/1400/q/80

  科幻电影《星际迷航》里的生物打印机现在已经被用于制造医用的人体组织。IBM的机器人沃森医生也来到中国,为患者提供精确而个性化的诊疗建议。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诞生了首个无人工厂,灵敏的机器人正在大举侵入全球制造业,人工智能机器代替人类的许多工作失业率逐渐增加。

https://ss2.meipian.me/users/38182867/e458fd6743d8da566568cfc2fcba5f35.jpg?imageView2/2/w/750/h/1400/q/80https://ss2.meipian.me/users/38182867/4679584d12314ea088046d1620396dd7.jpg?imageView2/2/w/750/h/1400/q/80

 

 

  人类已跨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信息爆炸、大裂变的方式正在以全新的,强有力且令人惊诧的方式挑战和重塑者我们的社会根基,甚至重组了我们的大脑,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

北京海底捞无人服务,马云的无人售货,这都需要我们引发人类生存方式和社会行业结构的转变,从而使得对未来人才素养的需求也随之变化。

全球教育体系正在和将要被技术主宰的全球经济形势改变,对未来人才的素养提出了新需求。也对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如何让孩子未来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是学校教育当前急需思考和努力决解决的问题

https://ss2.meipian.me/users/38182867/9fba095eb1b3c5b05272e1f5d4ea9a22.jpg?imageView2/2/w/750/h/1400/q/80https://ss2.meipian.me/users/38182867/32156b861303f9bc169a225ce31c6a7f.jpg?imageView2/2/w/750/h/1400/q/80https://ss2.meipian.me/users/38182867/1c1f87ed7e24672882a4616af0fe3710.jpg?imageView2/2/w/750/h/1400/q/80

https://ss2.meipian.me/users/38182867/12ded5e1f44be07c59b02b64af93508c.jpg?imageView2/2/w/750/h/1400/q/80

 

  然而,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当前教育表却表现乏力,应试教育仍根深蒂固,让学生为应试而机械地学习记忆训练,导致学生会做题却不会解决真实问题的现象较为普遍,学生所学的内容与未来职业生活的关联性不强,学习的是一些脱离情境的和碎片化的事实、概念,和割裂的技能难以迁移应用。

沿袭19世纪的教学,传统教学方式,多采用讲座是这样的,讲授告知是教学,难以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个性化的实践性的学习,难以培养学生的核心发展素养,当死记硬背所获得的知识,百度一下,即知即得使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的焦虑感逐渐上升,世界改变了我们的学校,却被卡在过去的某个时间点上停滞不前。

https://ss2.meipian.me/users/38182867/1a22005e9881d78d88f2a598cb5376b3.jpg?imageView2/2/w/750/h/1400/q/80

   2019年5月21日,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在华为总部接受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面对面》记者董倩独家专访。谈到教育问题,任正非引用了一句话来表达他的观点:“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完成的”。

纵观我们的小学教育,不是让我们欣喜,反而是让我们忧心忡忡。我们的小学生背着沉重的书包,只是为了快人一步,而可悲的是,这快人一步也仅仅是为了超越身边人。这种零和博弈大环境下的竞争,过早地消耗了孩子的天性。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生短短几十年,百年等不及,二十年足矣。最初的几年小学教育,包括幼儿园的教育,决定了后续10年的高度,也决定了人生的层次,更决定了民族的命运。如此表述教育的作用,一点也不为过。

我们知道,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的竞争。文化是认知世界的总和,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第二条基因。一个民族能否生存,靠的是文化的传承,一个民族能否发展,靠的是文化中的创新基因。在当今社会,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也与文化息息相关。

不需要文化就能过好日子的时代已经过去,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怎样将文化传承给学生,怎样培育文化中的创新基因,就是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

教育的规律是随着个体生理、心理的发展,配合适龄的教学内容。过早地教授固化的知识,对好奇心是一种打击,也堵住了探索事物的冲动。而好奇心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探索是创新不可或缺的手段。西方的教育很好地保护了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了好奇心,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孩子们自由探索,这一切都为20年后的创新做准备,急于求成反而不成。

而我们的小学教育,把大量高年级的知识下沉到小学,课本、试题的标准答案,堵住了孩子们探索的脚步,就算发展兴趣,也只是为了多一些竞争手段。本来可以凭着好奇心一步一步探索出来的知识,早已经明明白白的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省去了探索过程,看似速成,却剥夺了孩子们探索的冲动。

20年后机器越来越多的代替了人工,普通的知识已经无法与其去抗衡,我们教师只有具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才能立足于世界之林,才能保证我们的孩子们20年后不至于落后。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