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
刘银丽
内容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教师既要重教书,也要重读书,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教师要充分利用视听媒体多让学生“听”书,从而诱导学生早读书、多读书;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部动力;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关键词:阅读兴趣 听读 与生共读 读书氛围
课程标准提出了“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光在课堂上学习语文,是不能真正学好语文的,从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角度说,学好语文更多的还要依靠课外阅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爱读书,这是课程标准的基本意旨。但是从教十几年来,我发现所教班级的大部分学生都不重视课外阅读。学生们成天就知埋头于教材,不断地做各种习题,导致视野狭窄,知识面单一。在语文这一科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阅读,写作能力老是上不去,特别是每次写作文都成了他们的难题。
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读书呢?我从以下方面谈谈:
一、从“听读”开始,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儿童在进学校读书之前,对书的“听”的兴趣往往会迁移到“读”的兴趣上来。因此,语文教师一方面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视听媒体多让学生“听”书,从而诱导学生早读书、多读书。
正是抓住了这点,课前、课下我总会给学生有意识地读书,既让孩子安静了下来,又渐渐地养成了好的阅读习惯;课堂上,在讲课的同时我总会安排一些观看动画情景阅读环节,孩子们瞪大了双眼,一动也不动,足见他们友 “听读”渐渐地喜欢上了阅读!
二、以身示范,与生同读,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教师既要重教书,也要重读书。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语文教师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等,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刊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学期伊始,我们就开展了“师生共读课”,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并分享同一本书,和书中的人物对话,并结合生活实际,把书中的道理应用于生活。在师生共读课上,再加以“小书虫”、“读书小达人”、“读书小明星”的激励,孩子们的兴趣盎然,形成了“生生爱阅读”、“人人乐分享”的阅读氛围,每个孩子都盼望着上周三的阅读课呢!
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部动力
要真正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并且能够自觉地、发自内心地阅读,还要解决学生的内部动力,那就是靠语文本身的魅力去打动和吸引学生。在有目的和对象的阅读中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逐步品味到语文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感悟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此,我们应该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用心去读;抓精彩重点语段用情去琅琅地读;抓意境描写,发挥想象去读……经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养成阅读的习惯;这样就使学生的文化底蕴不断厚实,从而产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阅读的兴趣进一步增强。
四、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阅读的兴趣腾飞
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没有收到实效的。因此,开展“讲故事比赛”、“读书交流会”、“书签设计大赛”、“手抄报比赛”、“经典展演”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今年,我们学校4月“读书节”的成功举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二年级的“讲故事比赛”,一个个可爱的人物形象在舞台上生动演绎,故事情节表现得淋漓尽致;“书签设计”给课外阅读知识穿上了新颖的外衣,美轮美奂;三至六年级的“手抄报展示”,让我们眼前一亮,仿佛走进了时尚杂志的海洋里;在闭幕式上,我们欣赏着节目,在经典国学里畅游……试想,没有丰富的课外阅读积累,没有浓厚的阅读氛围,这些精彩从何而来?一位位“读书小明星”走上了领奖台,一家家“书香家庭”上台领奖了……那份读书的兴趣,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总之,教师要多引导学生的阅读内容,鼓励学生阅读好的书籍、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并给学生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同时要给学生松绑、减负,让学生与书为友。在小学六年学习中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感与趣味的熏陶,张扬自己的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新课程标准,[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修订版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版
[3]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1》,[M].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1版 (1994年8月1日)
儿童在进学校读书之前,对书的“听”的兴趣往往会迁移到“读”的兴趣上来。因此,语文教师一方面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视听媒体多让学生“听”书,从而诱导学生早读书、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