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走向何方
liyangping发起了2019-07-25
0
回复
37
浏览

语文课堂教学走向何方

鄢陵县人民路小学     刘银丽

           近段时间我一直在读《深度学习》这本书,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书中说,深度学习强调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能够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社会人;同时,关注对教学本质的研究,指向课堂教学,让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真正在深度学习教学中得以落实。反观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真正做到培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了吗?我们经常说的“以学生为主体”真正落实了吗?“小组探究交流”真正起到作用了吗?我开始觉得迷茫……

            是啊,我们也曾多次走出去,接触到先进的课改理念,还有那些似懂非懂的课堂教学模式。2018年12月,我有幸在许昌实验小学和耿春龙工作室有个亲密的接触。我在他们的课堂上第一次见到了“学习卡”,多么神奇的教学设计!它是针对要学习的重点段落,老师和孩子共同制定,提取关键词语,设置问题,然后在小组内探究与交流。最精彩的是汇报环节,一人汇报,其他孩子在老师的组织下有序的补充纠正,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了学语文!

            回到家中,我欲欲跃试,摩拳擦掌……在学校的大力倡导下,我们开始从形式上学他们的小组合作,从4人小组到2人小组,讨论从面面相觑到你争我论,从公开课到随堂课,每一位教师的课堂上都出现了“小组讨论”的影子。但总觉得这像一种形式:因为讨论交流的问题有的是那么没价值;由于缺乏对学习任务的研究而随意分组,更谈不上分工合作、有效沟通和交流分享,活跃的永远只有那几个;小组成员像机器人一样转身回位。我的语文课堂教学走入了“形式化”、“浅表化”,我开始有些彷徨……

          “学习单”的应用让我拨云见日,从听课回来我就开始运用到我的课堂教学中。刚开始的她就像一位陌生人,我不知如何定义她。即便如此,我也要硬着头皮去尝试。有时,同样的一篇课文,她的样子从问题式到表格式再到填空式,我根据学生的反馈效果一次一次做着改变。同时,我的理解也越来越清晰,我也离她越来越近,运用起来也得心应手。因为她既能梳理文本的中心内容,又让学生把文本知识经历了从理解到内化再到展示的一个过程,还改变了教师的“满堂灌”“满堂问”。到今天,我才明白这就是所谓的学生“深度学习”呀!更让我吃惊的是,耿春龙工作室的老师们理念永远比我们先进,他们学习单的设计竟是出自学生之手。看来,我的语文课堂教学仍需探索……

   今年3月7日,我们再次来到许昌实验小学参加北京三小耿春龙工作室的学习交流。这次学习,让我耳目一新,我听到了新的备课理念——单元整体学习,还有新的授课类型:“种子课”、略读提升课、群文阅读课等;更有没听说过的项目学习……我如雨后春笋般,在老师的讲解下,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思考着……老师们的思路是那么睿智,备课是那么充分,讲解得是那么清晰。从她们的口中我才知道了可以先进行单元梳理,进行单元整体学习。把一单元的生字集中在一课时学习,甚至一节课教两篇课文,这是我们从未尝试过的呀!而她们却运用得得心应手。我又上网专门查了查,才知道“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是以一个单元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单位,从整体出发,统筹安排,以一篇或两篇带动整个单元教学,把讲读、自读、练习、写作、考查等环节有机地灵活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教学整体。旨在培养学生预习、自学、讨论、展示等方面的能力,积累学生的学习经验,形成语文学习能力。我又开始不安分了……

在整个鄢陵教育环境下,我们在教学中关注进度、注重结论;总是感叹时间不够用,讲教材和试卷成为效率追逐的目标;拉长教学时间,“满堂灌”、重复练习、偏难题成为达成目标的重要手段……

每次外出学习时,我惊叹课改先辈们理念的先进,又觉得是那么模糊,想学又抓不住,只能抓住形而抓不住心。我迷茫,我困惑,不知道语文课堂教学要走向哪里,但我有一颗不服输爱学习的心!语文课堂教学一条充满挑战的路,更是一条不断创新与合作的路!我不仅喜欢这条路,还要点燃学生的激情。《深度学习》这本书将更加坚定我的信念,未来,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探索……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