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教学反思
liyangping发起了2019-11-19
0
回复
25
浏览

《天  地  人》教学反思

《天  地  人》是小学语文第一单元是识字单元,是识字单元的开篇。展现了6个汉字,引导孩子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这6个汉字是生活中常用的汉字,要紧密联系生活来学习。这一课我计划用一节课来完成。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听读、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人”等六个汉字。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在课前准备上,我准备了晴天、雨天、蓝天,土地、菜地、沙地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天和地。

课前导入时,我让学生观察书中的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我在图上看到了(     )本想引导学生看到了天、地、人。但全然不是那回事。学生看到的只是课文中的字,并没有看到图中的人,同学们看到课文后,都大声读了出来,很显然大部分孩子对这些字都认识。这时候老师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但我还是依照原有的计划教学,结果在课前引入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在让学生认识生字时,我主要让学生读,采用指名读、师范读生跟读,开小火车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因为是第一次开小火车,所以小朋友们开得并不顺利,但是小朋友们的兴趣都很高涨。以后开小火车读的方式要多练习多运用。

最后我设计了一拓展阅读,用了《天  地  人》、《你  我  他》的儿歌,但课堂上维持秩序的时间太长,天、地、人三个字只是认了认,其他都没来得及做。

第二节课我让孩子学习《你  我  他》,在上课之前,我让每个孩子做了“你、我、他”的卡片,上课之前,我先用了一个小猴摘桃的故事引入,目的是想用生动的故事引起孩子的注意。让孩子们喊出这6个汉字,目的是复习上节课学的知识,引出今天的新课。学生喊出这些字后,我让学生读你、我、他几个字,,通过老师教读,领读,生齐读等方式让学生学习这几个字。然后让孩子们拿出准备好的卡片,老师点住哪个字,学生举起手中的卡片一起读这个字。,最后是让学生拿着卡片自我介绍,目的是想让学生知道你、我、他角色的定位。叫到的学生到讲台上来介绍,没有介绍的学生在下边玩得不亦乐乎。

一节课下来,老师筋疲力尽,学生还有一部分不知道课堂是干什么的。

这节课请了梦娜、曼荷、晋珂三位小伙伴来听我的课,他们给我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首先是老师的语言要简洁。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老师的语言不能啰嗦。例如:我在课堂上让孩子进行自我介绍,让孩子拿着三个卡片和自己的姓名牌上台,进行自我介绍时,从里面找出“我”字,结果孩子一边找字,一手还要拿姓名牌,手忙脚乱。第二次是让孩子自我介绍,又增加难度,加上“你叫什么名字。”结果,孩子不明白老师让干什么。课堂效果很不好。这就是老师的语言过于复杂,指令不强。另外,教学环节也要简洁,不能重复 。课堂上有孩子拿着卡片互相抽着玩得不亦乐乎,老师也可以顺势让同桌玩抽卡片的游戏认字,效果会好很多。

其次是读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这一节老师用得最多的是领读和齐读。如果加上开火车读、小组赛读、男生女生对读的方式,孩子的兴趣就会好很多,课堂效果也会很好。

  • 低年级的课堂以表扬为主。课堂上我的批评太多,表扬少。缺乏正向的引导。如果一直批评,孩子对语文课将慢慢失去兴趣,所以,老师要经常表扬,孩子刚上一年级,可能对印章还不能正确认识,可以用奖励贴的形式,给孩子贴到手上、脸上或者胳膊上,会让孩子有荣誉感和自豪感,这时再用上印章奖励,就好多了。
  • 备课时目标要明确。在备课之前,要深入钻研课文和教参,明确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再根据本班的学情确定目标,针对目标设计教学环节。就本节课来说,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认识“你  我  他”,并对“你我他”进行定位。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只注重认字的教学,对“你我他”的定位,教学环节虽然用了一个自我介绍,但效果并不明显。如果老师先放下身段,和学生握手,进行自我介绍:“你好,我叫刘景霞,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寄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说话的格式,有让学生在介绍中,熟知“你我他”并准确地进行定位。
  • 老师的语言要尽量儿童化。例如老师在给同学们读故事,可以在上课前先告诉学生:“这一节我们上语文课,如果小朋友们表现好了,可以把节省下来的时间读故事。”读故事时,老师要提醒小孩子:“同学们,老师要读故事了,想听吗?请用你的坐姿告诉老师,小耳朵,竖起来。”用儿童化的语言,能贴近孩子,快速走到孩子心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