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李小芳发起了2020-11-13
2
回复
8
浏览

                      读《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李镇西,语文特级教师,全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被誉为“中国式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他所著《青春期悄悄话—给中学生100封信》和《爱心与教育》都为大家所熟知。最近阅读的是他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

    这本书写得很实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里面讲述的一个个案例,每一个案例都折射出了李镇西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上的无穷智慧。例如他向学生索要教师节的“特别礼物”、创意编写“班级史册”、洞悉学生所想从而获得信任等等。他把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干的津津有味,有声有色。读到当他到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习任副校长的第一天,就对校长说:“请给我一个班,让我当班主任。”曾经我不止一次抱怨当班主任的苦,而他的这个行为实在令意外和钦佩。从他的身上让我学习到与其去讨厌抱怨做班主任带给自己的压力和烦恼,与其用一种强颜欢笑的“牺牲”精神去隐忍工作,不如停下来思考如何能让这份工作变得更有价值和更能让自己快乐,因为班主任的快乐才是学生们快乐轻松学习的源泉。一个班主任的良好的情绪,乐观的心态能影响一群人。 

    现在推崇素质教育,我觉得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学生衷心爱戴的教师,首先 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爱心能够滋润学生的只有心能够唤醒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从他的教学中,感受最深的是:他不仅仅是在教书,而更多是在育人,教会本领。李镇西先生说: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直的人。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学习文化知识,才能使学生成长为有智慧的人。在李镇西老师的书中能强烈地感受到他那天然的、发自内心的对教育和学生的热爱,因此在他20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他都感受到无与伦比的快乐。

    最后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我们每个老师无论做班主任还是普通的任课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永远是极其重要的。“学生觉得上你的课时间过得特别快,下课后又盼着明天上你的课。”这就是最简单的课上得好的标志。马卡连柯说过:“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所以在现有课上得好的基础上,老师还应该在某方面有自己较深的造诣或一技之长。这将是教师对学生保持一种源于科学、源于知识、源于专业的人格魅力。作为教师,学无止境、教学相长,我在成长的路上还要继续努力,不断进步,这样才能跟得上这个时代,才能把我的教育事业做好!

 

 

所有回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