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班集体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陶冶贞发起了2021-10-08
2
回复
10
浏览

        当我今年决定当班主任之时,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和攻略,咨询资历丰富的老班主任,关注了一些特别有影响力的公众号:于洁沙龙2020、殷哥说教等等,还阅读了一些班主任书籍,尽管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实战起来,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情况不熟悉、班干部怎么去组建、怎样提高班级的凝聚力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摸索出来了一些解决方案,如有不当之处,敬请经验丰富的各位批评指正。

  • 如何快速掌握学生情况

         组建一个新的班集体,最首要的问题是快速的了解自己的学生,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其他工作。这一届的学生虽然在正式开学前先经历了一周的网课,但是对于他们还是无法做到“了如指掌”,所以在复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A4纸大小的笔记本,作为学生的档案本,让学生在档案本的前两页上,详细做一个自我介绍,比如说姓名、特长、曾经在小学阶段所获得的荣誉、所担任的职务等等,并且附加了一个word表格,这个表格从生活到心理,从个人到家庭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统计。这个记录本会记录学生初中三年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他所获得的荣誉、对班级所做的贡献、所犯下的错误、记录他每一次大考的成绩,等初中毕业之后还给学生,我觉得还挺有意义的。

  • 班干部组建问题

       基于第一项工作,我了解了哪些孩子在小学担任过班干部,有管理班级的经验,还有哪些孩子有为班级服务的意愿,并根据网课期间学生上课的表现,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我在复课后迅速完成了我们班的班干部组建工作,并明确划分了职责。因为初一的学生年龄较小,能力不足,很多东西需要我们手把手教,班主任事情繁琐,我们需要培养一批得力能干的助手。

       我组建的班干部有一个大班长、五个值日班长、两个卫生委员、各科课代表,每个小组还有两个组长,分别是学习组长和纪律组长。比如说,课代表的职责除了催交作业之外,上课前两分钟,需要提醒班级同学本节课是什么课,及时做好课前准备。每个小组中的纪律组长,需要管好本组的小组成员,如果出现纪律问题无法解决,可以找当天的值日班长,如果班长解决不了,那就可以找班主任,实行层级制管理,层层分工,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白各自的职责,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又可以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 班规如何制定

        无规矩不成方圆,组成班干部后还要制定班级规则,让班级管理有章可循。我们班班规的制定主要实行的是积分制。具体内容如下:

初一(5)班   班级积分细则

奖励:

1.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和班级管理+1,取得优异成绩的+5

2.月考前十名分别+109876 54321 。进步十名以上的+5分。

3.老师点名表扬的优秀作业+1

4.老师上课点名表扬+1分,上课积极回答问题+1分(每节课由课代表统计本节课情况,下课后交给值日班长)。

5.做好人好事被老师表扬+1分,被学校点名表扬+3

6.班干部、课代表、小组长认真负责,每周+1分。

7.若积分低于60,可以申请为其他小组同学义务劳动,得到其他小组同学认可后,可以+5分。

 

惩罚:

1.作业一次不交,-1

2.迟到一次-1分,一周内连续迟到3次,回家反省一天,如果迟到被学校记名-2分。

3.老师上课点名批评-1 ,上课睡觉、吃东西、说话-1分。

4. 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骂人、打架)最少-2分。

5.课间操跑操不遵守纪律-1分。

6.顶撞老师不服从管教的-10分。

7.考试作弊-5分。

8.携带手机及其他违禁物品(管制刀具、烟酒)入校,只要发现-10分。

9.午休扰乱其他同学学习和休息的-1分,并在教室后罚站20分钟。第二次发现-2分,并在教室外罚站40分钟,第三次-3分,并回家反省。

      规则制定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为班级服务的主动性。这个方法的弊端,就是班主任每周都要统计一回,增加了工作量。当然这个工作将来以后可以交给信任的班干部去做,或者分流到各个小组,由小组组长进行积分的记录和统计,这些想法还在酝酿之中,无论谁统计都要做到公平公正。今年因为双减,我们无法利用学生的成绩进行排位,学生的积分就可以作为我们排位的依据。

      构建一个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班集体,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十分重要。一个和谐的班集体能让学生身心愉悦,愿学、乐学,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一个和谐的班集体能使每个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班级增光添辉,从而让每个人感到自己是班级大家庭中的一员,拥有强烈的归属感;一个和谐的班集体能使学生紧紧团结在一起,经得起任何考验,和谐的班集体更能促使学生奋发向上追求完美。总之,班集体建设是一门学问,构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是每个班主任的愿望,究竟怎样才能做得更好,这是一个永久的话题,以上所述仅是我的一点思考,不足之处,还请见谅。

 

                                     许昌实验中学

                                        陶冶贞

 

所有回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