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2月份本该是开学的时候,可是在全国防范新型冠状病毒的大环境下,人们不能出门了,厂矿推迟复工,学校延迟开学。然而学生的学习不能停,教育部开通了各种学习平台,号召我们停课不停学,我们学校也在利用“钉钉”网络平台和学生沟通交流,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此之前我们也积极响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可是如何挖掘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来为纯粹的网上地理教学服务是一个新的课题,可以说本次疫情倒逼着老师们使用网络化的教学方法及资源进行授课,也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总结经验的过程。网络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环境,是一种信息化的教学媒体,也是一种信息化的学习工具,与传统教学手段、教学媒体,它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具有很强的交互性,信息容量大、速度快等特点,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结合此次契机,笔者特总结自己在使用网络地理教学中的有效性的几个方面:
一、改革线上教学模式,倒逼教师提高网络教学知识
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师的备课实质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创作过程,它需要教师对知识的再加工,需要融进教师的个性、思想、理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体现教师所具有的一切本领。之前面授时经过这一准备过程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受益无穷,得到充分发展,现在单纯的线上教学,不能有效的收到学生的反馈,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更充分,并且根据教学的要求,通过对现有多种资源进行再次利用,实现对知识信息的加工、组合和整理。因此知识重组、意义建构、资源整合对网络教学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对多媒体信息的发现、搜索、开发、利用过程中,教师可以成为真正用心于钻研教学的专家,教学不再仅仅是知识教学,而是透过多种知识资源所实现的知识、意义、思想、价值、理念、情感结合于一体的教学,而且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与进步,使教师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己的职责。
二、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地理课堂的趣味性和过程的考察性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许多地理现象的解释是靠教师的讲解加上学生的想象进行的,而利用网络组织地理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手法具有多样性,教学氛围轻松、活泼,可以使学生在良好状态下自主、积极地学习。比如采用超级链接的形式,集音、文、图乃至触觉和嗅觉信号于一体,网络上的动画视频文件类型有GIF、FLASH动画、MPGE格式、AVI格式、RM、RAM等很多以动静结合和可触可感的方式,把教学内容立体地呈现在学习者的面前,为学习者提供了多样的外部刺激,控制性好,交互性强。使教学容量大为增加,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其思维广度和深度也大大增加。比如在讲授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点时,利用GoogleEarthWin软件先让学生看到从卫星上俯瞰家乡全貌的地图时学生非常惊讶,然后再切换回地球是一个球体,再讲自转、公转,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就格外认真,区位地理的认识就比较深了。
三、顾及个体差异,落实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能力
利用Internet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优势便是交互性,它使学生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同时还是发送者、说话者,不仅是事后的说话者,还是适时的说话者,从而适应了现代人崇尚自由、渴望参与的心理要求。传统地理教学采取的教学方式是“抓两头,带中间”,往往造成“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而网络教学,则为学生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种可能,使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进度,自定进度进行个别化学习,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并回答问题,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去获取更多的知识。这就克服了传统课堂无法兼顾每个学习者兴趣和能力而形成的“一刀切”现象,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本次网络教学期间涌现出一批“黑马”,他们更能适应这种教学模式,成绩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然而无论哪种教学模式教师仍然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促进和帮助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绝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而本次疫情促使教师在网络教学模式中摸索如何利用网络,以及网络上大量的地理素材资源的利用、怎样更好的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来为地理教学服务,从而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