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眼中的世界,或许都不同
——读《为什么要出发,因为远方在那里》有感
为什么要出发?因为梦想在远方啊。比一眼望得到头的人生更可怕的大概是一眼望得到头而且毫无意义的人生了吧。大多数人对远方的美景充满期待,却并没有追逐梦想的勇气,裹足不前,最终陷入了麻木的生活之中,在羡慕中虚度一生。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大多数上班族来说大概早已变质为看百部电视剧,吃万家新餐馆了吧。很欣慰地看到了现在依然有作者这样的年轻人,执着践行者这样朴素却更艰难的人生理念。让我们这些同龄人在埋首工作之余,依然能暂时放下工作,心怀梦想,仰望星空。
这本书的作者,姚璐,23岁的梦想是成为风光摄影师,这一梦想在25岁时实现了,并且一直行走在这条道路上。一个非常果敢和令人艳羡的年轻人。几年前偶然的机会在“豆瓣”中看到了这位作者的一段游记,简单却又令人回味向往,便趁着内心的好奇,对其穷究一番后,了解了这样一位前行的同路人,生活的这样积极向上,并且践行着自己的信条和梦想,不由为其在内心鼓掌呐喊。一个扛着三脚架到处跋山涉水的女生,在追求着她的一段又一段旅程。
人生旅途中,不知梦想和意外哪一个最先来到。就像2020年的这场疫情,虽然国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是随意出行是做不到的,这时便可以拿出此书来跟随这个女生来一场别致的云旅行,特殊时期给了我特殊的体验,两年后当我再翻起这本书时,虽然里面的文字和图片对于我来说不再有新鲜感,但更多的一种跟老友的美好相见,见面听她为我娓娓道来,旅途中发生的趣事,让人头大的小插曲,现在看来,当下的滑稽难搞的场面,现在看来也是异常温馨,令人回味。跟着他在乌孙古道徒步生死历练、拍摄千载难寻的万佛楼夕照、体验三宝侗寨热火朝天的村宴、深入神秘西藏腹地阿里北线,以及琼库什台到喀拉峻、阿勒玛勒克、亚青寺、扎央宗小众景点的探秘。这一路的所见、所闻和所感,都给我们娓娓道来。拥有自己梦想中的生活方式究竟要经历怎样的过程?路上这些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见闻,虽没有华丽的辞藻,但确是令人心动不已。
梦想成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荆棘丛生,但却也着实不易。一个女生,一台单反,风吹日晒,勇往直前。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这样抛开现世束缚去追求梦想的勇气,每天过着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生活。对于这样的我们,她无疑是值得我们钦佩的,看完这本书,我们也不见得就多了放下现在一切的勇气,我们有的是面对生活,积极乐观的勇气,这可以鼓舞我们用力地生活,尽情享受,云淡风轻又慷慨激昂。
书里虽有旅行的有趣插曲,但更多是拍摄风光的艰辛的心路历程。比如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山上扎营,帐篷外可能还有野狗徘徊;比如一个人背着大包小包翻山越岭寻找合适的机位,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或许这本书,可以给除了我这样一类看客的读者,可以给其他类读者一些启发。比如想从事风光摄影的人阅读,也许能够打破他们的美好想象,看到背后的心酸和孤独,如果仍能接受,那就可以继续追求。
书中除了这些文字的叙述,还给我们带来了很震撼的视觉享受,春夏的婺源油菜花,伊犁吐尔根杏花,青海湖油菜花,四川金川梨花,伊犁、塞里木湖花海。秋天的呼伦贝尔,禾木村,九寨沟,稻城亚丁,塔什库尔干,轮台胡杨林。西藏羊卓雍错, 新疆的琼库什台到喀拉峻也很好看。阿勒马勒克的杏花、西藏阿里北线、喀什也值得一去。为了这些让人心驰神往的景色图片,心中又多了一份感慨。
一直不停的寻找自己需要什么,只要坚定不移的、勇敢的去面对,世界的艰辛困苦喜怒哀乐是一个所有所有的全部,朴实得就像自己的每一寸肌肤。作者这种持续追求梦想的精神,体味这一切带来的点滴,生命不息,梦想不止,人生意义所在。
这便是一位辛苦风景摄影师的自我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