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文体进行多文本读写结合的分类探究
徐蓉蓉
多文本阅读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文本即为多文本。多文本阅读的文本来源是以教材为基础,勾连课内多篇,但是又可以跳出教材束缚,以课内一篇勾连课外多篇,或者课内一篇勾连课外一本。从课外选择文本,对教材进行补充教学。
那么,究竟“怎么写”或“怎么教”呢?叶圣陶说:“写作基于阅读。”换言之,我们的写作教学,不能忽视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学习而试图另辟蹊径,而应该在真实的学习情景中,读好,写好;或者说,“对话”要在真实的情景中发生,为解决问题而对话,与教材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因此,“怎么写”或“怎么教”的问题,实际就应该多是“读写结合”,以及如何进行“读写结合”的问题。黎锦熙先生其实也持有“通过写作学习”这样的观点,即“写作重于讲读”,在他看来,要让作文真有进步,必须与阅读结合起来,让写作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单练习写作是不成功的,国文教员必须注重讲读”。多文本阅读教学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怎样将文本组织在一起。
一、精心选篇组合。
(一)精选课内三篇
新闻文体组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三篇都是最有代表性的新闻报道。
(二)精选课内两篇,再选课外一篇
1.回忆录文体组篇,选择的是课内:《回忆我的母亲》《回忆鲁迅先生》;课外:《阿长与<山海经>》。
2.说明文文体组篇,选择的是课内:《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课外:《侗家“风雨桥” 》。
二、了解不同文体特点。
(一)新闻类
首先了解其概念,尤其针对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是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进行的及时、客观的报道。其次明确其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然后知道其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具体、真实,反应迅速及时,语言简明、准确。最后介绍其写法,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描写。
(二)回忆录类
回忆录是传记的一种,属于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用回忆的形式记叙历史事件或个人的真实生活,在继续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议论。回忆录具有以下特点:
1.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忆本人或者他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
2.篇幅有长有短,带有文献性质。
3.要求写真人真事,语言简明平实。
(三)说明文类(主要针对事物说明文)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体裁,通过对具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是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功能、特点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相关的知识。了解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等。明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严密性、生动性。
三、阅读策略。
(一)精讲精读一篇为基础
老师指导学生在了解此类文体的特点后,学生细读课内一篇典型课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美点寻踪”,也就是多角度的赏析课文在写法上的特色,务求全面细致,分条列出,以便在勾连同类文体的多篇阅读时,进行比较、归纳、总结。
1.新闻类。以《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为母阅读,师生通过一节课的谈论交流明确,这篇课文在写作上值得借鉴的“美点”有:①标题简洁明确,概括了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②导语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了主要内容,揭示新闻的主题;③主体部分包括了新闻的“六要素”,即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④详略得当,重点突出;⑤用语简洁有力,四字词语使用精当;⑥结语干脆有力,意气昂扬。
2.回忆录类。以《回忆我的母亲》为母阅读,总结文中值得借鉴的“美点”有:①典型事例,突出性格;②多线纵横,脉络清晰;③语言质朴,富有深情;④夹叙夹议,情感鲜明;⑤结构严谨,浑然一体;⑥中心句式,提纲挈领;⑦精炼字词,富有深意;⑧一笔宕开,收束全文。
3.说明文类:以《中国石拱桥》为母阅读,总结文中值得借鉴的“美点”
有:①总分总的结构特点;②选材具有代表性;③运用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③说明顺序恰当,层次分明;④语言准确,说明严谨;⑤说明对象及其特点鲜明突出。
(二)求同存异总结规律
以另外两篇为子阅读,在精读一篇的基础上,探究三篇在写作上的共同点,得出阅读与写作此类文体的一般规律,对于同一类文体下个别有特色的写法,采用求同存异的方法,最大限度总结一般规律,并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使用这种规律。当然,个别特别有特色的写法如果值得借鉴,也可涉及。
(三)合理设置读写结合的训练点
虽然在多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已经总结出新闻、回忆录、说明文这三种文体的阅读与写作的一般规律,但是选点训练也很重要。训练切人点要小,做到遵循此类文体的一般规律,经过多次训练之后,在基础之上可以尝试多种写法。多文本阅读课与写作课前后相继,趁热打铁抓巩固、抓落实、促提高。
1.新闻类。引导学生挖掘校园新闻事件,如运动会、经典诵读活动、汉字听写大赛等新近新闻事件,写一篇新闻报道,符合多文本阅读课上针对新闻类文体写作所总结的写作规律,做到:标题简洁、概括、醒目;导语概括事件;主体部分体现“六要素”。
2.回忆录类。引导学生写写过世的亲人,或者分别的朋友。做到:①几件事例突出人物性格;②语言简洁质朴,包含深情;③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抒情、议论为辅。
3.说明文类。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事物,如校园、故乡名胜古迹等,写一篇导游词。做到:①说明对象及特征要鲜明;②用好时间顺序或者空间顺序;③使用简单的说明方法;④说明的语言准确严密。
此文系河南省中小学多文本阅读实践研究专项课题《基于课文的中学多文本读写结合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w-byd1801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