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七侯笔录》有感
安小亚发起了2020-11-23
1
回复
8
浏览

       几千年来,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一批批风华绝代的文人墨客,李白、杜甫、王羲之、张僧繇、谢道韫、陆游......他们有着令人惊叹的才华,为华夏文化谱写出一篇篇瑰丽的篇章;他们以笔为刃,书写着自己的壮志豪情,描绘着华夏壮丽河山;他们留给世人一首首撞击心灵的诗作、一幅幅叹为观止的画卷。而今,《七侯笔录》作者另寻蹊跷,以这些文人墨客的笔入手,以笔寄魂,以笔寄情,“不教天才情付诸东流下”。读完《七侯笔录》,我在为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惊叹的同时,也不禁对这些在历史长虹中留下万千身影的文人墨客感慨万分,遂写下这篇随笔,以作纪念。

    《七侯笔录》中把诗仙李白的“诗”,书圣王羲之的“书”,丹青大手张僧繇的“画”,太史公司马迁的“史”,小仙翁葛洪的“道”,大德玄奘的“释”,鸿儒董仲舒和朱熹合二为一的“儒”这七种不同文化归为“七侯”,让沉淀于历史中的不同文化显现在人们的眼前,从而由道不同的争论到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并且把文人的才气、傲气、正气、豪气、儒家霸气、史家公正、书画暗通、佛道慈悲都通过一只只毛笔笔灵展现在人们面前。《七侯笔录》在书写上情节张弛有度,一波三折,读时酣畅淋漓,读后余味无穷,让人不得不感叹于作者文采之飞扬,历史底蕴之深厚,想象力之独特,不得不令人高山仰止,拍案叫绝。最后,《七侯笔录》以令人匪夷所思的南柯一梦结尾,给人留下无限悬念和回味。

      再说《七侯笔录》从立意来讲,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弘扬传统国学,借笔灵为基准来构建世界观,且说的头头是道,自圆其说的功力真的是登峰造极,特别是陆游与朱熹之间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想的碰撞和交汇,以假乱真,虚实相间,在以历史背景为依托的同时,三分实七分虚,利用正史和野史的间隙天马行空,使我在仰慕于作者的见识渊博之时也感慨于想象力的宽宏。

       但本书也存在一些瑕疵,书中罗中夏与小榕、十九之间的感情交流没有结局,结局在高潮中忽然以一种南柯一梦结束,似乎前面的一切只是一场梦,令人心声惋惜,哀叹不已......总的来说,本书在历史的基础上寄予怪力乱神,写出作者当时对文化的感慨,“不教天下才情付诸东流”,既是一种对文化情怀的美好的希翼,也是对自己一直想回去的青春的追忆。

 

                                                                                                                 安小亚

                                                                                                                  2020年9月

所有回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