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5日至10月31日,我有幸参加了许昌市教育局组织的在浙江师范大学举办的许昌市“三名”工作室主持人(助理)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第三期培训学习,高研班70多人分成9组,我分在第三组。一周的培训学习,时间似短暂、行程实匆匆,感觉收获满满。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于是,把每天的学习行程和心得感悟记录如下:
10月25日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一日行程:上午8:30出发到许昌高铁东站,坐了近8个小时的高铁,17:03到浙江金华,入住景轩酒店报到。
每日金句:“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今日感悟:一路上,青山隐隐水迢迢,秋近江南花未凋。在金华到处可见一种类似牡丹的花,当地人说是木芙蓉,开的正鲜艳。正是“十月季秋,邻水之滨,袅袅纤枝淡淡红。”一天乘坐高铁的疲惫、以及对未来一周学习的焦虑,似乎因江南怡人的风景和温暖的气候几近消散殆尽。
10月26日 砺学砺行 维实维新
一日行程:上午在浙江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举行开班典礼,稍事休息即开始上课、聆听浙江省网络名师工作室负责人阮高峰教授主讲《智慧教育时代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下午,聆听浙江师范大学李润洲教授主讲《教育学术论文的写作:问题新解的对话展示》。
每日金句:“带着问题学习,带着措施思考,带着方案行动。”“作为种子,要生根发芽;作为火炬,要星星燎原。”“不要让已有的模式固化。”“不能捡到篮里就是菜,否则反衬作者思考的深度、严谨度。”
今日感悟:坐在教室里,恍如梦回学生时代,倍感压力与动力共存。开班典礼上,许昌市教育局教师教育科于东恩科长对全体学员提出了要求。认清形势,提高紧迫感。认识到党和国家的新要求,认清许昌高质量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认准我们专业发展的定位,工作室要当好许昌教育发展的“特种部队”、“试验田”、“催化剂”。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锐意进取,充分发挥“三名”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努力把工作室打造成展示风采的舞台、教学示范的窗口、教研兴校的引擎、教研改革的前沿阵地。
人类社会正进入一个高度依赖智能技术的时代,不重视技术,必然被淘汰。阮高峰教授介绍了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两个方向,幽默的分享了在日常教学中获取教育资源的途径,让我们免交“智商税”,有效掌握到了多个快捷、实用的方法。李润洲教授结合自己的海量论文或详或略分享了如何写作教育学术论文。令人如沐春风、醍醐灌顶、跃跃欲试。你有想法吗?愿做出来吗?肯写下来吗?值得推广吗?做到极致,就是大师!
10月27日 育人育心 匠心用实
一日行程:坐车到东阳参观考察花园外国语学校,上午聆听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东阳花园外国语学校校长韦红斌《安静做真实的教育》的主题演讲,下午和初中学部张校长交流座谈。
每日金句:“与有共同理想的人共事,第一个选的就是品德。”“老师好不好,就看人家是不是抢着要你!”
今日感悟:韦校长的主题演讲、张校长分享的教学经验,让人感触颇深。学校有学期诊断周,老师平时批改作业要三种颜色的笔,改三次!工作室要想走得更远,应向花园外国语学校学习,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能力好的教师队伍。一切从心开始,用心培养工作室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团队意识和优秀意识。心中有战友、心中有工作室;人人自觉工作,尽我所能、极尽完美;唯有匠心用实,方能有所成就。
10月28日 理念决定行为 你不是救世主你是菩萨
一日行程:上午回到浙江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上课,学习金华市荣光国际学校校长徐锦生主讲的《寻找教育的新支点》,下午学习杭州第四中学莫银火老师分享的《名师成长共同体》。
每日金句:“当好孩子生命中的贵人!”“刚开始都觉得又苦又累,做着做着,挺开心的。”“最终成长最快的不一定是学员,而是你!”
今日感悟:感谢徐校长大度赠送葵花宝典---《寻找教育的新支点》。教育的新支点是什么?落实“兴趣、习惯、方法、能力、个性,”让孩子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扪心自问:你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吗?你能准确理解与把握教材吗?你肯锤炼精湛的教学艺术吗?你具备独特的人格魅力吗?理念决定行为!欲修真功、岂会轻松!
下午莫老师真诚、生动、睿智的讲解让人受益良多、印象深刻,可惜没有拿到课件。“工作室既然做,就要做深做到位,做的很严谨,否则一点用没有!”工作室要想做出特色,主持人很重要。刚开始可能没有能力,但一定要有真诚的态度。没有谁是世外真人,修行永远在路上。成员要亲如一家,其乐融融。“我们每个人都是参天大树,没有哪个人特别优秀,我们都很优秀!”工作室团队的打造,首先是人的打造。无情的当头棒喊、答辩式的磨课研课,让人只有在磨课过程中死去,才会在各种课堂上活过来,终获高深莫测的课堂应变能力!
10月29日 非凡就在平凡的背后
一日行程:上午,海宁市桃园小学费玲妹老师主讲《分层研修:共建专业的班主任团队》,分享了她的名班主任工作室经验。下午,天台中学郑志湖校长主讲《让校长在“实践共同体”中成长》,分享了他的名校长工作室经验。
每日金句:“每天都很忙,每天都很开心!”“工作室是大家共同成长的平台,我们都是专业的班主任!”“如果不想来,就不要来。”
今日感悟:费老师真诚、真情、真意的课堂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万事开头难,做任何事一开始都是焦虑的,建工作室也不例外,但整个历练的过程,就是提升的过程。热爱你从事的工作,要乐在其中!明确职责、分步研修,追求高远;努力开启个性化的成长模式,定位个性的成长目标,才能多层面提升。郑志湖校长的讲座则强调要健全制度,自主研修,共同探索,超越自我。只要认真、坚持,总会有收获。没有人天生优秀,但总有人超越平凡、做得非凡!
10月30日 有你们真好
一日行程:上午,浙江省特级教师朱昌元分享了他省级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与思考。下午举行结业典礼。
每日金句:“在实践中锤炼,在研究中成长,在合作中前进。”“只要改变心态,很多事也没那么难了。”“不要陷入日常繁琐的事务中,而是要引领专业发展。”
今日感悟:朱昌元老师的分享启示工作室要有自己的立意、定位与特色,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长期存在的现实,工作室开展活动应线上网络活动和线下实体活动有效结合起来,论文、课题、微课、教学视频、在线教研、外出支教、帮扶等等引领与辐射的方式很多,要肯思考、善作为。结业典礼上罗俊鹏校长充满诗意的主持、何军卿书记谆谆的告诫、优秀学员朱晓平、吕小绘、马万双深情真灼的演讲、浙江师范大学杨光伟主任最后的叮嘱、于局长假借局外人的高兴、希望和一丝遗憾,如余音绕梁,久久在耳边、心中回响!结束了?不想走了。一花一世界,一语一人生。
10月31日 新的起点 新的征程
一日行程:上午8:00,我们第三组一行7人,在宋慧贞校长的带领下,坐大巴车到金华站,乘高铁经长沙南回许昌,17:30到家。
每日金句:“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会挫伤会心痛,依然奋勇去战斗!”
今日感悟:感谢许昌市教育局、浙江师范大学和各位大咖们的领导、指导、无私授受,我们第三批高研班团结高效、齐心协力完成了培训任务。今日向何方?我坚信,山再高,往上攀就能登顶;路再远,走下去就能抵达!一切从心开始,砺学砺行、维实维新,要努力做一个有教育情怀的、学习型的主持人。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