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总书记“七一讲话”心得体会
郑东杰发起了2021-12-04
2
回复
18
浏览

第一,讲话庄严宣告: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

实现小康、摆脱贫困,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尚未完成的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中国摆脱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陷入的贫困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在全球化中被边缘化、处于依附地位的陷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第二,讲话从历史的角度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历史和影响,指出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创造了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命运,也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放眼二战后的世界,除了少数发达国家之外,那些照搬西方发展方式的国家,并没有实现发展和繁荣,反而大量陷入动荡和分裂。世界瞩目中国,不仅在于中国发展成就本身,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发展并不是按照西方模式进行的。如果中国的发展道路能够站得住,就将改变对西方鼓吹的道路、制度和观念的迷信。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具有的世界意义。

第三,讲话展现了面对全球百年大变局,推动历史前进的高度历史自信、历史自觉和斗争精神。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重重艰难险阻中不断发展壮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她有着强烈的历史自信和历史自觉,能够看清历史前进的方向,敢于在关键时刻推动历史前进,敢于进行伟大的斗争。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面对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高高举起“中国方案”的旗帜。体现了超越西方制度,主动塑造人类历史进程的信心。历史前进确实有自己的规律,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战胜。但同时也要看到,在我国综合国力和制度优势已经充分壮大的时候,如果还妄自菲薄,不敢树立自信,是绝不可取的。

第四,讲话把历史经验和现实挑战贯通起来,提出了“要从历史看清楚过去为什么能成功,弄明白未来怎么做才能继续成功”的问题。

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讲话把党的历史经验总结成如下九条: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这九条概括,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的基本经验的高度概括。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坚持自己的理论、制度、道路的信念绝不动摇。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这些,对于回应西方对我国发展道路的无端指责,克服社会科学领域迷信西方理论、盲目崇拜恐惧西方的状况,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作为思政课老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精准把握、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贯彻落实。

所有回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