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深度思考(张国立)
宋慧贞发起了2020-06-26
0
回复
7
浏览

     停课不停学,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挡不了我们学习的脚步,阻挡不了我们追求进步的脚步。2020年3月10日,吴正宪老师为小学数学老师送来了直播教研活动的数学盛宴,让我们经受一次数学知识的洗礼,受益匪浅。”战疫“时期我们毓秀路小学全体数学教师由此开启了深度学习之旅。    

     吴正宪老师就‘我们对深度学习的理解和怎样开展深度学习的校本实施’两方面的内容与大家进行交流。

     什么是深度学习?所谓深度学习,就是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的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学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既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

    吴正宪老师讲到:小学的深度学习一是触及儿童心灵的学习过程,让儿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心理活动;二是引发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全身心参与,不能把儿童作为知识的容器,被动接受“填鸭式”的灌输;三是引发儿童持之以恒地追问和不断深入思考的学习过程,即不断的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能积极的分析和解决。

     吴正宪老师讲到: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既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又强调挑战性的主题学习。聚焦数学核心内容,实现少量主题(多个单元知识整合)的深度覆盖。深入把握小学数学的核心概念和重要主题,建立1—6年级知识和教学单元的“承重墙”,打通各知识模块和教学单元之间的“阻隔墙”,以核心素养统整教学,沟通知识间和教学单元间的内在联系,将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逻辑化、结构化。

     以数学核心内容为线索确定学习主题,数学核心内容在数学本质上有共同性、在思维方式上有同一性、在学习方式上有共同特征、在教学设计上具有一致的核心素养。

    吴老师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让我们思考:小学数学的“承重墙”“隔断墙”分别在哪里?深度学习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深度学习着眼于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促进儿童的知识建构和方法的迁移,并有助于发展儿童的高阶思维发展,让儿童在解决问题提高核心素养。

   接下来,吴老师又以“小数教学”为例,给大家讲授了如何进行深度学习。通过运算教学,引导儿童回过头来对小数的本质意义的再一次深入理解和讨论。通过反复迁移,沟通联系,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使儿童对小数的概念与运算的本质理解的更加深刻。

  第二个大问题,吴老师讲到怎样开展“深度学习”的校本实施,第一学习“深度学习”有关理论与经验;第二梳理教材,确定主题,整合单元;第三开展实践研究,做好案例解读。

  最后,吴老师还讲到未来的思考,以数学的四个内容领域为蓝本,以主题为单元,以模块下的关键课为研究切入点,打通“隔断墙”,建立“承重墙”,实现教师对数学的理解、对儿童的理解和对课堂教学的理解。

   培训的最后,吴老师有讲到研修平台对平台的使用及活动参与方式进行了培训。这也提醒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多学习平台上分享的成果以及已有的资源,努力提升专业能力和素养,希望老师们都能通过研修学习、实践研究等实现对数学的理解、对儿童的理解、对课堂教学的理解。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