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网络来引领 线上教研促提升(金燕)
宋慧贞发起了2020-06-26
0
回复
3
浏览

      上周,名师工作室要求观看名师的公开讲座。五天的直播,十位名师的讲座,犹如一场视觉盛宴,让人看的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本来每天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学校还有一些杂事,心里想着随便看看,可看着看着,就放不下手了,倒过去再看看,整个再回放,这都是常有的事。这些专家、一线教师带给我太多的理念、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一、学会解读教材  扎实基本功

     有好几位专家都是对本册教材进行解读。印象最深是北京皇城根小学的张洪叶老师,他先把三下教材按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这四大领域进行分类,然后再把每一块内容从整体编排及地位、具体内容及特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建议与思考四部分进行讲解。如:三下《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单元,张老师先回顾三上我们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周长计算,又引出五年级我们要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及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等,指出长度、面积、体积是对图形一维、二维、三维的度量。这样既点明这个知识点的前身,明确学生学习基础,又指明这个知识点的来世,应该为后继学习储存哪些能力。回想我在教学时也进行教材分析,但只看前面学了什么,却没看后面可能学点什么,缺乏整体大局观。我有时候要求学生要把学过的知识整理连成串,可自已就没有穿串,何谈前后知识一条线?只有前后联系、知识穿串,我们的书才能越读越薄。

      二、厘清概念  拓宽视野

      这次学习,也让我对以前模糊的知识有了清晰的认识。如:等式与算式的区别;等量关系与数量关系的区别;包含分与平均分画图的区别;加减乘除之间的关系……通过刘善娜老师的分享,还掌握一些教学技巧,如不同版块内容干扰小,学习内容在中间的学习效果差等等。

      三、解读孩子内心暴露他们的错误   提高自己化错的能力

      华应龙老师是一位从一线走到专家的老师,他的讲座非常的接地气。他指出大家上公开课时,都怕出错,怕学生偏离自己的教学思路,怕自己控制不了课堂局面,其实只有有差错才是真正的学习,要用心寻找差错背后的正确方向,充分挖掘差错资源的多方价值,化错要挠在学生的痒处,通在学生的痛处,亮在学生的黯处,在帮助学生获得正见的同时,养成超越错误的思维习惯和阳光大气的人生态度,形成一个正确的人生观,这才是主体教育,是过程性教育,是深度学习。华应龙老师以角的度量为例,先让学生自由地去量,然后从错误中找哪怕有一点点的正确,巧妙地引出量角就是比着量角器上的角去量,这和用尺子量长短是一样的,从而让学生感到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这种巧妙地化错能力恐怕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整个五天的学习过程,没人监督,没人催促,但我还是积极参与,认真记录,并在直播结束后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此次培训可谓收获多多,非常期待下一次研修,也相信在名师工作室团队的带领下,每一次研修都能带给我更多的成长!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